5月9日,在国务院召开的全国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电视电话会议上,李克强总理指出,深化“放管服”改革是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战略举措,是以简约治理促社会繁荣富裕的必由之路。
简政放权就是要秉承大道至简的理念,具备释放市场活力的担当。十八大以来,中国改革的一大亮点是简政放权,简政放权一路行走,留下一串串脚印。据世界银行报告,中国内地营商便利度全球排名两年提升12位次。简政放权是改革的总开关,中国人有强烈的名分观念,改革需要政策壮威,需要红头文字当护身符。简政放权是顶层设计的阀门,具有高屋建瓴的重要意义。
放管结合就是既要“放”到底,又要“管”到位。何谓放到底?就是要将改革方略一竿子插到底,落实到每一家企业,让企业有真真切切的政策获得感,充分激发企业的活力和创造力。何谓管到位?就是要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切实履行政府职能,特别是在环境保护、安全生产、质量监督等依靠市场本身根本无法调节的领域,政府不仅不能撒手放权,而且更要加强管理,强化政府权力,确保管理到位。
优化服务就是要提高服务“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效率,为企业开办和成长提供“一条龙”服务,促进新注册企业增长势头不减、活跃度提升。要提高公共服务供给效率,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PPP),多渠道提升公共服务共建能力和共享水平。要提高政务服务效率,依托“互联网+政务服务”,让企业和群众办事更方便、更快捷。还要保住基本民生,切实兜牢底线。
以简政放权为核心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在激活市场和社会创造力方面发挥巨大的作用,释放出的政策红利,对拉动中国经济回暖并加速转型升级起到了重要作用,同时也促进社会繁荣富裕。
诚如李克强总理在电视电话会上十分形象风趣地指出,“这一系列改革既为企业松了绑,为群众解了绊,为市场腾了位,也为廉政强了身,极大激发了市场活力。”
简约治理降低了行政管理成本,简化了管理程序,提高了社会治理效率;简约治理降低了制度性交易成本,拓展了企业的利润空间,提高了企业效益;简约治理拆除了横亘在政府和民众之间的权力隔离带,缩短了政府与民众之间的距离,政府亲民,百姓更拥护政府;简约治理也节约了社会管理成本,加快了改革进程,改革更富有成效,社会繁荣,人民富裕,全民更有改革获得感和幸福感。
深化“放管服”改革已是大势所趋,但我们也清醒地看到,一些地方政府仍在“多管闲事”,管了很多本不该管的事情,特别是县乡两级政府有“恋权心态”,舍不得压减“权力清单”,存在放权不到位、监管又不力的问题,在公共服务领域尚有很多薄弱环节,转变职能、提高效能还有很大空间。
要明白深化“放管服”改革并非权宜之计,政府的精力、能力、智慧总归是有限的,不可能构建世界上最完备最细密的条规来约束管理社会,也没有必要这样做。必须因势利导,在更大范围、更深层次推进“放管服”改革,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并与“双创”和发展新经济紧密结合、互促共进,形成经济发展的持续内生动力。
要认清深化“放管服”改革实质是政府自我革命,要削手中的权、去部门的利、割自己的肉。改革已进入深水区,“改革正改革到改革设计者的头上”,这句话虽然绕口,但却是大实话。过去是“改革”别人,如今要“改革”自己,割自身肉难免下不了手,动不了刀,但再疼也要割,况且也是割的“赘肉”,对促进政府肌体健壮有益,否则就会成为改革的绊脚石而被搬掉。
要知晓深化“放管服”改革是一场牵一发动全身的深刻变革。各级政府要树立大局意识,计天下之利,以政府减权限权换来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的发挥。要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和工匠精神,抓好“放管服”改革实施,特别是要落实“随机确定抽查对象、随机选派执法抽查人员,向社会公开抽查结果”的检查方式,用实实在在的简约治理促进社会繁荣富裕。(蔡恩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