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片|评论|共青团|青年之声|青春励志|青年电视|中青看点|教育|文化|军事|体育|财经|娱乐|第一书记网|地方|游戏|汽车
聚焦:赤溪脱贫,看总书记怎样亲力亲为

发稿时间:2016-03-28 16:58:00 来源: 国家民委 中国青年网

  ▲习近平通过人民网视频连线福建宁德赤溪村村民。

   从闽东福鼎市的磻溪镇出发,沿山间公路盘旋23公里,有一个青山环抱的畲族村——赤溪。从30年前年人均收入不足200元,到2014年年人均收入一跃至11674元,赤溪,在从“贫困村”到“小康村”的美丽巨变过程中,也让“全国扶贫第一村”的名声远扬。

   亲笔批示肯定扶贫成绩

   2015年1月29日,习近平在国家民委《民族工作简报》第六期上对福建省宁德市福鼎磻溪镇赤溪畲族村作重要批示。批示内容为:“30年来,在党的扶贫政策支持下,宁德赤溪畲族村干部群众艰苦奋斗、顽强拼搏、滴水穿石、久久为功,把一个远近闻名的‘贫困村’建成‘小康村’。全面实现小康,少数民族一个都不能少,一个都不能掉队,要以时不我待的担当精神,创新工作思路,加大扶持力度,因地制宜,精准发力,确保如期啃下少数民族脱贫这块‘硬骨头’,确保各族群众如期实现全面小康。”

   时光回溯到近30年前。从1988年6月调任宁德地委书记起,习近平就和闽东畲族群众结下了深深的情缘,倾力推动包括畲族群众在内的闽东人民脱贫致富。在《摆脱贫困》一书的《畲族经济要更开放些》《巩固民族大团结的基础——关于促进少数民族共同繁荣富裕问题的思考》等专门篇章中,习近平对民族地区脱贫致富问题进行了深刻的分析和思考,提出了一系列政策举措。

   在调任福州市委书记、担任省委和省政府领导后,习近平依然深深牵挂着少数民族群众。为帮助少数民族同胞和全省人民一道致富奔小康,习近平亲力亲为,制定帮扶政策,帮助少数民族发展经济,增强“造血”能力;走村入户,关心百姓疾苦,为他们摆脱贫困想方设法。

   “我和畲族是有缘分的……在闽东,我耳闻目睹了畲族人民的艰苦奋斗和畲族地区的繁荣进步……今天,我虽然离开了闽东,但时常还会回忆起畲乡的山山水水,我的心系着畲族人民。”1999年,在《一切为了畲族的发展——〈畲族社区研究〉序言》中,时任省委副书记习近平这样写道。言之切切,情意深深。朴素的话语背后,是习近平对少数民族群众的深厚感情。

  ▲赤溪村今昔。 人民网连线

祝愿乡亲们的日子越过越好

   经过30年“输血”式帮扶到内外联动“自我造血”式精准扶贫开发的转变,“中国扶贫第一村”传来喜讯:赤溪村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984年的不足200元增加到2014年的11674元,村财收入从无到有,2014年收入25万元。

   2016年2月19日上午,习近平来到人民网视频直播间,同两千公里之外的福建宁德赤溪村视频连线。村党支部书记杜家住汇报了赤溪村令人惊喜的变化,全村的贫困率从上世纪80年代的92%下降到现在的1%。当年在福鼎县委宣传部工作的王绍据深情回忆同习近平一起下乡的日子。

   习近平说,看到宁德乡亲们很高兴、很亲切。“中国扶贫第一村”的发展变化,凝聚着大家的心血和汗水。滴水穿石、久久为功、弱鸟先飞,你们的实践印证了现在的扶贫方针,就是要精准扶贫。扶贫根本要靠自力更生,要靠强劲的内生动力。赤溪村的历程也是全国扶贫历程的缩影,要不断总结,不断向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继续努力。党和国家一直会关心你们,幸福的生活会越来越好。

责任编辑:李晓伟
返回首页>>

扫描二维码进入

“青年之声”微信

扫描二维码进入

中国青年网微博

扫描二维码进入

"畅想星声"全国大学生

网络歌唱大赛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