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北京二中亦庄学校五年级小学生张秋实写信给人民教育出版社,指出语文教科书上一幅关于宋朝知县的配图有误,知县着装应为青绿色而非紫色,图中官帽上下垂的帽翅也与历史不符。北京艺术博物馆文物专家胡桂梅表示,张同学所言有一定道理。(12月28日《北京晨报》)
教科书编写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出现纰漏和错误在所难免。正所谓“术业有专攻”,语文教科书的编写者即使有一定的历史知识,也难免会出现盲点和空白点。面对“小学生纠错”,人民教育出版社相关人员“如确实不妥将改进”的积极回应,也让我们见识到了从善如流的责任和担当。
在等级化、阶层化的金字塔里,古代不同的官员在着装上是不同的。官员服饰不仅具有满足生活所需的实用功能,还具有社会表现和社会竞争的符号功能——“明贵贱,别威仪”。在严格的科层制下,官员不仅“话不能乱说”,着装也不能乱穿。按照宋朝的服饰制度,三品以上才能服紫色,县官显然“穿不上”、“不敢穿”紫色官服。
在一个盛行蜻蜓点水“浅阅读”的时代里,教科书上的配图很容易被忽略和漠视。特别喜欢历史的张秋实,有一双发现问题的敏锐眼睛;当教科书上的配图与自己的价值认知发生摩擦和碰撞,这位小学生在语文老师的鼓励下去求证、求真;不迷信权威、不盲从专家意见;这样的“赤子之心”,在当今社会尤为难能可贵。
中国长期以来都是一个人情社会、关系型社会,照顾他人的情面与脸面,已经成为一种约定俗成、心照不宣的“潜规则”。对他人的质疑批评,往往难以开口。在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中,那种懂事、听话的孩子通常得到更多的价值认同;过早地学会了功利和算计的孩子们,逐渐变得不愿意质疑、不愿意较真。
近年来,教材纠错不断出现。发现问题并不可怕,可怕的是面对批评质疑时自弹自唱。面对“小学生纠错”,出版社方面并没有自说自话,而是听得进“杂音”、包容得下“异质思维”。一方面,教科书编写事关重大,要更加专业化、规范化和精细化,尽量减少失误和偏差;另一方面,对已经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的“亡羊补牢”,不仅没有损伤“脸面”,反而有助于提升教科书的准确性与使用价值。
“小学生纠错”作为一种利益表达,如果得到尊重和回应,能够有效地激励孩子。可是,那种认为“专家不如孩子”的论调,既是对专家的苛求,也是对孩子的谬赏。“小学生纠错”需要肯定,却不能过度拔高;这位小朋友只是做到了许多人应该做到却没有做到的事情,将“应该的”上升为“需要褒奖的”,谬赏表面上好处多多,实际上却隐伏底线失守的风险。(杨朝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