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片|评论|共青团|青年之声|青春励志|青年电视|中青看点|教育|文化|军事|体育|财经|娱乐|第一书记网|地方|游戏|汽车
“女打男”新时代“陈季常们”需要社会支持

发稿时间:2016-08-24 10:03:00 来源: 中国青年网

  全国妇联调查显示,24.7%的中国女性遭受过不同程度的家庭暴力,每年约有10万个家庭因为家暴而解体。广州近五年来,全市公安机关平均每年处理家暴案件1800多宗。在有增长趋势的“女打男”新型家暴中,女施暴者打男人一巴掌力度有限,但让男性更不能接受的,是言语上面的伤害。(8月23日《信息时报》)

  在传统的农耕社会,“男主外女主内”的家庭分工模式下,男性不仅有身份和信息优势,还在家庭资源配置中占据主导权。在“男强女弱”的背景下,女性通常成为家庭暴力的受害者。虽然古装电视剧《河东狮吼》里对丈夫陈季常家暴的柳月娥不是没有,但却是凤毛麟角的另类。

  伴随着社会变迁,女性逐渐从私人空间进入公共空间,在社会分工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在家庭资源配置中拥有越来越多的话语权。“女打男”新型家暴的不断增长,生动地说明:家庭暴力的本质不是体力的较量,而是权利的失衡。作为一种社会生活共同体,夫妻双方理应地位平等、权利均等;只不过,在“女强男弱”的家庭模式下,“女打男”的新型家暴层出不穷。

  在一些偏远落后的农村地区,外出务工导致女性大量外流,缺乏社会资本的农村家庭就会面临着“娶妻难”。女子的“不愁嫁”,客观上导致她们在家庭生活中高人一等;一些丈夫会对妻子言听计从,甚至打不还手骂不还口——在离婚率不断增高的当下,一旦离婚,这些在婚恋市场处于底端位置的男子再也难以娶到媳妇;在强弱对比鲜明的格局下,一些遭遇“女打男”的男子宁可忍气吞声。

  家庭暴力的受害者没有性别之分,也没有城乡界限。究其原因,不同的家庭,有不同的生存生态和婚姻状况;那些在身体状况、受教育水平、经济收入、性格特征上处于相对劣势的城市男子,同样有遭受家庭暴力的可能。一些在别人眼中风光无限的能人、强者甚至是明星,都有可能在家庭生活中处于弱势地位,遭遇语言伤害甚至身体侵害。

  家庭暴力带给受害者的不仅是身体上的痛苦,还有精神上的折磨。可是,在利益表达上,遭遇“女打男”的丈夫们却通常“有苦难言”。在现有的社会评价体系里,遭受“女打男”的男士不仅意味着身体上的矮小与瘦弱,更意味着精神上的挫败与失落;那些遭遇家暴的男士往往被视为无能者和失败者,承受着“二次伤害”。

  反家暴牵一发而动全身,如果不解决受害者的“后顾之忧”,他们很有可能会陷入一种“与其博弈抗争,不如忍气吞声”的囚徒困境之中。只有给予“女打男”新型家暴以应有的重视和帮助,才能让 新时代的“陈季常们”能够及时、有效地获取社会支持。(杨朝清)

责任编辑:杨丽
版权声明:凡本网文章下标注有版权声明的均为中国青年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使用。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如需授权,点击
 
返回首页>>

扫描二维码进入

“青年之声”微信

扫描二维码进入

中国青年网微博

扫描二维码进入

"畅想星声"全国大学生

网络歌唱大赛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