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高校传媒联盟随机对全国134所高校的446名大学生发放了室友关系的问卷调查,其中22.42%的受访者没有遇到过宿舍矛盾,77.58%的受访者经历过室友不和,其中3.14%的受访者表示宿舍矛盾经常发生,7.40%的受访者甚至想搬离。(5月16日《中国青年报》)
“近八成室友关系不和”的社会调查尽管在专业性、规范性上存在一定的不足,却也反映出当下大学生令人担忧的室友关系。在利益主体多元化、价值关系多样化的当下,室友之间“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成为一种尬尴的现实;调解宿舍关系和消弭宿舍矛盾,已经成为辅导员、班导师的一项重要的工作内容。
不论是生活习惯的差异,还是过于“自我”、“人品有问题”的奇葩室友,抑或因为误会、冲突而产生的距离感与隔阂感,室友关系是一种夹杂着情感关系、利益关系的混合型关系;室友不和的背后,有着复杂的利益纠纷和情感纠葛。室友关系的不和让一些大学生深受其苦,甚至承受着身体和精神的双重痛苦。
宿舍既是一种私人空间,也是一种公共空间,公私关系的杂糅,很容易让室友关系上演“变形记”。倘若有室友缺乏规则意识和公共精神,难免会在享受自己的私人空间的同时,侵犯他人的“领地”。更进一步说,宿舍生活如果只有“自我”而没有“自治”,“自我”很容易嬗变为自说自话、我行我素的“自私”。
室友虽然生活在同一间宿舍,但在家庭环境、生活经历、兴趣爱好、性格特征等方面却存在着差异。在笔者所工作的华中师范大学,新生在入校之前可以在网络上“自主选宿舍”,让新生们自由组合,能够较好地实现“人以群分”,取得了较好的治理成效。只不过,学校在管理与服务上的创新只是治标,只有真正提升学生在宿舍的“自治”能力,室友关系不和的问题才会得到根本破解。
厘清公共事务与私人生活的边界,践行公共精神和契约精神,是室友关系良性运行的关键。那种认为宿舍是私人空间、想干什么就干什么的做法,在本质上是对个体化思潮的误读——个人主义不仅具有权利彰显的一面,也有自力更生、自我约束的一面; 当每一个室友都具备“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文化认同和价值追求,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室友关系才是牢固的、持久的。
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曾说,“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这句话,在室友关系上特别适用。只有每个室友都树立了契约精神和公共精神,只有每个室友实现了个人与他人的交流与融入,室友关系才会减少摩擦与纠纷,多一些互信互惠;这样的室友关系,才能成为一种珍贵的校园记忆。(杨朝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