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的文科高考生,即将迎来一位特殊的竞争对手——高考机器人。该款机器人包括三个独立的人工智能程序,分别应考数学、语文和文综。研发团队立下目标,将在全封闭环境中、有监考老师和公证员的情况下,让它和全国文科高考生同时考试、同时交卷,并力争考上一本。(5月5日 《华西都市报》)
出现高考机器人,并不值得太过大惊小怪,可以有会下围棋的“阿尔法狗”,也就可以有会答高考试卷的机器人。有人会觉得人工智能能通过高考考上大学,是现有高考体制的悲哀。这自有其道理,高考受到应试教育体制的影响,学生往往只需要死记硬背,就可以考取较好的成绩,本应是文科所侧重的创造力、想象力,却在现有教育中,占的比重微乎其微,在应试教育主导下,人工智能就能发挥出其优长,这反过来也证实了在现有教育体制下,学生不过是变成了学习机器,像没有感情,没有个性,没有自主思维的机器人一样,只需要有“储存”标准答案与知识的能力,就能考取高分。
研发团队很有信心高考机器人在2017年,与文科高考生同台竞技考上一本。据悉,“高考机器人”已被列入国家科技部863计划(又称“超脑计划”)的首要任务,根据“超脑计划”,我国的高考机器人将计划在2020年考上北大、清华,将人工智能应用于高考,并不是中国的“专利”,如日本也提出在2020年,高考机器人考上东京大学。这能让人可喜地看到人类在人工智能方面取得的成就。当然,高考机器人在高考中,遇到了什么困难,国内的高考机器人与日本的高考机器人,面对的是不同的试卷,面对的是不同的挑战。
高考机器人如能成功,并不就证明了教育的失败及高考制度就真的拿学生当成了学习机器,而可能是人工智能取得了长足进步,但我们应该让高考变得更难被高考机器人攻破,如加大创造力、想象力在高考(尤其是文科考试)中的比重。高考是对学生十几年学习的检验,高考也是一种另类的“成人礼”,我们似乎更应该证实人工智能无法取代人类智慧,而不是把人培养成“机器人模式”。
也要看到高考机器人的好处,它可以帮老师改卷,给学生讲题,让学生在人工智能的发展中获得便利,有利于学生学习。高考机器人拓展了人工智能的应用领域,并不能对它予以排斥,还应该进行欢迎。
人们应该做的是,如何让教育不至于把学生变成学习机器。当高考机器人都能考上一本,这不是对学生的挑战,而是对教育的挑战,教育应该发挥自身优势,教给学生以机器人所无法学会的知识;反过来说,也可以借助高考机器人找到教育的短板,高考机器人反倒能成教育体制的“啄木鸟”,发挥促进教育变革与进步的正向作用。(戴先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