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片|评论|共青团|青年之声|青春励志|青年电视|中青看点|教育|文化|军事|体育|财经|娱乐|第一书记网|地方|游戏|汽车
对儿童电话手表的监管要常在"服务区"

发稿时间:2016-04-12 12:36:00 来源: 中国青年网

  这两年,儿童电话手表因为有定位和通话功能,受到广大父母青睐。从去年开始,多款儿童电话手表的相关漏洞,被黑客陆续公布在国内安全平台乌云上,漏洞的主要根源在厂家的服务器上,攻击者可利用漏洞查询智能手表连接的服务器,并根据相应ID直接查看孩子的地理位置、实时监控孩子的地理坐标、日常活动轨迹等隐私内容。(4月11日 《南方都市报》)

  类似的新闻报道,其实并非第一次出现在公众视野中。就在去年年底,央视还以“儿童智能手表存在安全漏洞”为题进行了详细的报道。两相对比也不难发现,今天报道中呈现出来的诸多问题其实早就被揭露过,遗憾的是,此前的那些报道却并没有换来相应监管的安全升级,儿童电话手表仍旧“在毫无约束的荒野里野蛮生存”。

  正如报道描述的那样,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或是由于国家对于儿童电话手表等智能穿戴设备还没有统一的规范,使得这类产品在信息安全方面参差不齐。但这并不能成为现阶段电话手表就可以肆无忌惮的理由,反之,越是在这样的时刻,相应的监管就越应该在“服务区”,并通过自我职能的实现为广大儿童的安全撑起最为强劲的保护伞。

  一个显而易见的问题是,查找儿童电话手表存在的漏洞并非是一件多么困难的事,既然鉴定的记者都可以轻而易举的找出它存在的问题,那么,对于拥有更多资源、技术力量更为先进的监管部门来说,其操作起来也应该更为容易。但现实总是显示着别样的图景,在儿童电话手表问题频现的今天,监管的责任却似乎总是“闪躲在昏睡的里层”。

  更大的问题还在于,在行业内部,几乎所有的生产商都知道自己生产的产品在哪方面存在问题,况且修补这些漏洞所需要的技术门槛也不高,但是,在整个行业都缺乏有效监管的语境下,碍于生产成本上的利益考量,生厂商也就不愿将更多的精力花在既有问题的解决上,以至于很多早被曝光的问题却一如既往地出现在产品中。试想,如果这个时候监管的触角能适当延伸,那么,这些问题还会轮番出现么?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事实上,儿童电话手表作为一个新兴的产业,其方便快捷、功能齐全的自身特点在近年来的确备受青睐,其势必也会迎来更多的生产商去瓜分这块利益蛋糕,这个时候,如果我们的监管部门不对产品的准入、后期的监督有严格要求的话,那么,良莠不齐的生产线必定会“酿造”出更多不合格的产品。

  逐利是企业的“本性”,如果我们总是期望企业有足够的自律为我们生产出合格的产品,那么,企业基于利益最大化的考量便往往会让我们的愿望“屡屡落空”。要杜绝这类事的发生,只有让监管介入,让其在生产、质量监督上发挥更大的作用,企业“本性”才可能在严厉的制度下得到约束,民众才可能用到放心的产品。反之,如果监管总是不在“服务区”,那么,它的“变相纵容”便只会给劣质产品提供更多的利益空间,给消费者带来更多的“伤害”。(张剑)

责任编辑:王凤标
版权声明:凡本网文章下标注有版权声明的均为中国青年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使用。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如需授权,点击
 
返回首页>>

扫描二维码进入

“青年之声”微信

扫描二维码进入

中国青年网微博

扫描二维码进入

"畅想星声"全国大学生

网络歌唱大赛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