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片|评论|共青团|青年之声|青春励志|青年电视|中青看点|教育|文化|军事|体育|财经|娱乐|第一书记网|地方|游戏|汽车
别把“校园贷”臆想为洪水猛兽

发稿时间:2016-03-25 10:14:00 来源: 中国青年网

  不久前,河南郑州某学院的一名在校大学生因为无力偿还共计几十万的各种网络贷款,最终跳楼自杀,这是校园网络贷款的一个极端案例。悲剧背后,疯狂生长的校园“网贷”被推到舆论的风口浪尖。自2014年起,专门针对大学生这一庞大群体的网络贷款开始了“跑马圈地”,“XX贷”们雨后春笋般冒出来。校园贷“套牢”大学生的背后,是“学生干部地推月入5000元”的疯狂。(3月24日北京青年报)

  大学生自杀是悲剧,但引发其自杀的引线,并非游荡在大学里的“校园贷”,而是低下的财商与扭曲的欲望。贷款作为信用经济的产物,本身是市场的“健康品”:既非毒品、也非兴奋剂。这就像有人拿菜刀去砍人一样,使用者素养与风险规制能力,才是决定其“是正是邪”的关键。

  从眼下的情况来看,“校园贷”算是民间借贷的校园网络版,多为P2P模式,APP搭台,买卖双方唱戏。就算在高校,利用“校园贷”,有人拿它解燃眉之急,有人拿它发家创业……数字胜于雄辩:2015年,中国人民大学信用管理研究中心调查了全国252所高校的近5万大学生,并撰写了《全国大学生信用认知调研报告》。调查显示,在弥补资金短缺时,有8.77%的大学生会使用贷款获取资金,其中网络贷款几占一半。而近日,易观智库发布《2016中国校园消费金融市场专题研究报告》,针对2893份大学生调查问卷分析发现,大学生群体对于分期消费的接受程度普遍较高,超过67%的大学生用过分期消费并且表示还会继续使用。

  当然,说这些的意思,并非是要为粗放的“校园贷”背书,而是不能在“校园贷”问题上因噎废食,混淆了本末关系。存在未必合理,但小鲜肉们对“校园贷”的追捧,恐怕也不能一味归咎于消费的非理性与超前消费的蛊惑性。这里有两个基本的市场背景:一则,大学生信用卡从2004年兴起,但由于坏账增多、风险失控,2009年大学生信用卡被银监会叫停。可以说,眼下的互联网金融平台正好填补了这份“刚需”。二则,我国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已从2008年的23.3%上升到2013年的34.5%,高等教育从大众化走向普及化。人多了,时代变了,需求与市场也在发生裂变。大学都能结婚生子了,借贷创业或消费,有什么奇怪的呢?

  真正的问题,是面对铺天盖地的“校园贷”,监管不能作壁上观。比如根据最高法《关于人民法院审理借贷案件的若干意见》第6条规定,民间借贷的利率可以适当高于银行的利率,各地人民法院可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具体掌握,但最高不得超过银行同类贷款利率的四倍(包含利率本数),超出此限度的,超出部分的利息不予保护。但实际上,不少任性的“校园贷”,早就超出了法定保护限度。此外,不需任何抵押、不看信用记录、煽动夸大宣传……凡此种种,程序瑕疵不说,确实有放纵金融隐患的嫌疑。面对这些问题,监管者要有所作为,高校教育也当做足风险警示的功课。

  总之,用个时髦的句式来说,“校园贷”不只有你看得见的苟且,还有有序监管之下的“诗与远方”。(邓海建)

责任编辑:杨丽
版权声明:凡本网文章下标注有版权声明的均为中国青年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使用。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如需授权,点击
 
返回首页>>

扫描二维码进入

“青年之声”微信

扫描二维码进入

中国青年网微博

扫描二维码进入

"畅想星声"全国大学生

网络歌唱大赛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