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片|评论|共青团|青年之声|青春励志|青年电视|中青看点|教育|文化|军事|体育|财经|娱乐|第一书记网|地方|游戏|汽车
警惕微信谣言背后的利益驱动

发稿时间:2015-07-08 09:43:50 来源: 长沙晚报 中国青年网

  近期,有关北京各区县小孩被偷、被抢的消息屡屡刷爆微博、微信朋友圈。这些信息时间、地点、人物各要素齐备,并且都声明已是被警方证实的真实案例。随后,警方只能出来一次次地辟谣。近日平安北京发布“抢孩子谣言通用模版”,宣传如何甄别类似信息。为何“抢孩子”谣言会频现?抢孩子谣言的发布者究竟是谁?(7月7日《北京青年报》)

  网络便利的传播方式,提供了谣言滋生和蔓延的土壤。谣言之所以能广泛流传,就因为它契合社会对特定热点关注的心态,迎合了普遍担忧、感兴趣的心理诉求。有研究数据表明,在诸多微信谣言中,65%的主题与人身安全、食品安全和疾病养生三大主题有关。换言之,谣言本身并不只是始作俑者对事实的夸大或有意制造社会恐慌,而事实上正在成为炒作手段之一。最近一段时间,由打拐乌龙事件引起的“打拐”立法等的讨论,也给“抢娃”谣言滋生积蓄了舆论的基础。

  当然,正如同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一样,也没有无缘无故的谣言。随着时间的推移,特别是一些“聪明人”看到微信背后的商机或其他可以利用的价值后,微信就开始失去了最初的纯粹,变成了功利的工具。越来越多的谣言事件背后都有所谓“公众号”炮制的烙印,如5月的“肯德基6翅8腿鸡”事件,造谣并发布谣言的10个公众号分属3个企业,6月肯德基将这三家企业告上了法庭。同样的,在这一轮“抢孩”谣言中,也大量充斥着公号的“魅影”。

  在平安北京发布的“一图告诉你抢孩子谣言里的那点猫腻”中,关于哪些人在发布这些谣言,位列第一的便明确写明:“互联网从业人员,微信、微博大号发布虚假信息,以博取点击量、转载量,完成工作指标,增加粉丝数。”同时,一些业内人士也透露了微信广告推送的“潜规则”:一个4万粉丝的公号,接一个头条图文的广告收费标准是800元,15万粉丝的号收费2250元,13万粉丝的号收费1950元……谣言与广告之间,已然建立了目标与手段的因果关联,利益已经成为其内在驱动。

  对于微信谣言,不能由官微等官方媒体亦步亦趋地辟谣和粉碎,也不能只针对谣言本身给予必要的惩处,况且在网络治理法规尚存短板、可操作性还有欠缺的语境下,并不能有效消除谣言滋生的土壤。打蛇还要打七寸,既然利益驱动催生谣言,就该拿谣言背后的利益动刀。一者,建立微信广告推送管理的机制,把微信广告纳入监管与监测的范畴,未经登记备案的微信号一律不得从事广告业务;二者,把微信广告运营与微信信息发布监测对应起来,凡有造谣和发布不良信息炒作记录的,应该禁止运营广告或者直接封号。(房清江)

责任编辑:张凡
返回首页>>

扫描二维码进入

“青年之声”微信

扫描二维码进入

中国青年网微博

扫描二维码进入

"畅想星声"全国大学生

网络歌唱大赛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