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一个信仰坚定、纪律严明、作风过硬、清正廉洁、勤政为民的政党,就一定能够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立于不败之地。“全面从严治党”就是习近平总书记在科学分析新时期党的建设基本态势与客观要求、自觉运用中国共产党执政与建设规律的基础上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对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全面从严治党,需要用好反腐倡廉这个法宝。毫无疑问,反腐败事关党的生死存亡。基于此,十八大以来反腐力度不断增大,光省部级以上的“老虎”就被抓出六十余名,大大小小的“苍蝇”更以成千上万计,但同时顶风作案现象也频频被媒体爆出。如此语境下,就需要我们以猛药去疴、重典治乱的决心,以刮骨疗毒、壮士断腕的勇气,坚决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进行到底。
全面从严治党,也需要在“常”字上下功夫。腐败问题具有反复性和顽固性,不可能一蹴而就,更不能一阵风,而需在“常”字上下功夫。习近平就曾明确指出,反腐倡廉必须常抓不懈,拒腐防变必须警钟长鸣,关键就在“常”“长”二字,一个是要经常抓,一个是要长期抓。反映在全面从严治党方面,也就是其绝对不会一劳永逸,而是一个渐变的过程,需要“严”字成为新常态。
全面依法治党,更离不开制度保障。全面从严治党工作效果如何,制度无疑最为根本。也只有在科学严谨的制度保障下,公权力才能在正常有序的阳光下进行。习近平总书记就曾明确要求,要“把制度约束作为刚性约束”。而今一大批“苍蝇老虎”相继落马已经倒逼着我们要在制度上下功夫,把权力关进制度笼子里,形成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易腐的保障机制。
全面从严治党,还需紧紧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这是因为,领导干部虽然人数不多,但却执掌着党的执政权和国家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等公权力,作用非常关键。领导干部若是守不住底线,全面从严治党也就无从谈起。从这个角度来说,作为领导干部就应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坚守政治底线、思想道德底线、法纪底线、政绩底线、生活底线。
号角已吹响,战马当奋蹄。通过反腐败发力,在“常”字上下功夫,并以制度作保障,紧紧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全面从严治党”已经越来越有底气。以“两会”召开为契机,相关部门也只有积极探索分解与制约权力的创新路径,织紧织密制度笼子,使纪律真正成为带电的高压线,方能有效遏制腐败问题,以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实际成效取信于民造福于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