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片|评论|共青团|青年之声|青春励志|青年电视|中青看点|教育|文化|军事|体育|财经|娱乐|第一书记网|地方|游戏|汽车
韩日关系的真相和误区

发稿时间:2015-10-03 00:00:00 来源: 中国网 中国青年网

  美国多位前政要和著名学者发表了对“美国权力的目标是什么”的见解,限于篇幅,本刊仅摘一例。奥巴马的任期即将结束,如何评判其外交得失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美印关系似乎迎来了发展的春天,建议两国深化经济合作的想法看似老生常谈,却又在具体实施策略上有所创新。东亚地区安全因日本通过新安保法案、朝韩对峙、韩日关系起伏不定等各类因素饱受挑战,同样令我们不可忽视的还有网络时代的混合性冲突对东亚安全的影响。解决巴以问题的三种方案本身都存在缺陷,因此对于消除分歧的漫漫长路,有关各方仍需上下求索。关于世界秩序的讨论,西方、俄罗斯、中国及世界其它国家存在诸多不同的声音,世界的多样性在此问题上表现地淋漓尽致。

  东亚研究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日本新安保法案是务实选择还是修正主义2015.08.04

  日本首相冒着巨大公众压力,推动新安保法案通过,势必对东亚地区安全局势产生复杂影响。一方面,冷战时期遏制政策的遗存之一就是美国在该地区主导且参与的多个双边关系。新法案将深化美日关系,日本自卫队甚至可能有意寻求美国保护。另一方面,新法案将加深地区安全互疑。安倍此举意在寻求二战以来日本的防务独立。美国在东亚的相关安全承诺和利益之非永久性、朝鲜半岛局势之不确定性、中国之崛起,以及日本二战以来在外交上的经验教训等,都呼唤着日中合作。为减少新法案为日中及日韩关系蒙上的阴影,日本应在即将到来的二战投降70周年纪念日上展现解决历史问题的务实姿态。(张亮摘译)

  美国兰德公司:金正恩为何惧怕韩国对朝宣传2015.08.28

  最近,朝韩对峙刚刚结束,而这场对峙为理解未来朝鲜的“挑衅”行为提供了一些新的线索。在这次朝韩冲突中,韩国对朝广播表现出了比一般军事武器更为强大的力量,甚至令金正恩急于以战争要挟韩国停止广播。作者认为,金正恩在这次朝韩对峙中的表现过于敏感,可能是因为朝鲜部署在非军事区附近的士兵大多数来自基本利益没有被满足的朝鲜特权阶层,而韩国对朝广播宣扬的在韩美好生活的内容可能会通过这些士兵在朝鲜精英阶层迅速传开,并动摇金正恩的统治基础。最终,韩国同意停止广播,而金正恩也终止了战备状态,并对被朝鲜地雷炸伤的韩国士兵表示歉意。显然,在未来可能的冲突中,韩国可能会利用这一经验,以对朝广播作为阻止朝鲜的军事挑衅行为的手段之一。(李振宇摘译)

  韩国峨山政策研究院:韩日关系的真相和误区2015.08.13

  今年是韩日关系正常化50周年。6月22日,韩国总统朴槿惠和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分别在首尔和东京参加了大使馆举办的庆祝活动,试图扭转两国关系发展中的不利趋势。不过,两国领导人未能阐明如何克服在历史问题上的分歧,令人遗憾。本文将试图通过调查数据分析韩国人的日本观,以及韩国人如何预见韩日关系的发展。

  民意调查显示,韩国民众对韩日关系的看法较之前明显务实了许多。例如,他们认为不太可能很快消除历史纠纷。当然,总体上韩国人对日本仍保有负面的看法。韩国民众对安倍首相的喜好程度明显低于对日本这个国家。同时,韩国民众也表现出了对日本右倾的极大担忧。为此,两国政府有必要从务实的角度出发,处理外交僵局。那么,第一步应当是承认并接受双方彼此需要的事实。从调查结果判断,韩国民众似乎已完全意识到了这个事实。(赵建伟摘译)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网络时代东亚地区的混合性冲突2015.08.17

  东亚地区现有的战略框架包含了许多历史遗留问题和新兴的安全挑战。与此同时,地区性力量的发展体现了经济关系上的相互依赖和对潜在冲突升级的担忧。因此,这些地区性力量的战略选择势必指向长期竞争。

  网络时代东亚地区的混合性冲突使得面对面的对抗不复存在,在冲突的后果、来源、动机等方面具有极强的模糊性;同时,随着社交网络越来越多承担起随时随地传播战略信息、发起政治运动等作用,传统的、物理意义的对抗局势将受到挑战;最后,随着东亚战略框架的重心逐渐转移到了互联网领域,战略信息的价值、准确性、可靠性也日益重要。(张亮摘译)

  西亚和非洲研究

  美国兰德公司:超越现状的“一国方案”2015.08.18

  在理论上,巴以问题的解决方案可以分为三种,即“两国方案”、“一国方案”和“维持现状”。作者认为,首先,维持现状的方案虽然在美国和以色列国内都得到了支持,且大多数阿拉伯国家也予以默认,但由于阿拉伯人的人口增长速度高于以色列人,因此这一方案终将不稳定和不可持续。

  其次,“两国方案”除了需要美国制定一个尽可能公平的分配方案并由联合国安理会通过之外,还需要美国放弃否决一些被以色列反对的联合国决议,并减少对以经济援助,寻求欧洲和阿拉伯国家对巴勒斯坦施压。这些行动都可能会让美国面临国内压力。

  因此,“一国方案”虽然看似困难重重,也很难想象以色列人和阿拉伯人能够在一个国家内和平相处,但鉴于“两国方案”和“维持现状”在当下实施的可行性已很小,这一方案依然可供讨论。(李振宇摘译)

  哈佛大学科学与国际事务中心:核协议之后的伊朗与阿拉伯世界——新时代的竞争与接触2015.08.13

  伊朗核谈各方于近期达成的框架协议意义重大,将同时对国际安全与核扩散、伊朗及整个中东地区产生重要影响。尤其需要注意的是,核协议将会深刻影响伊朗和阿拉伯世界的安全关系,及伊朗和沙特之间的“冷战”形势。这场冷战将如何进行?能否被有效地管控?冷战会否升级?这些问题都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今后几年整个中东地区的安全态势。(赵建伟摘译)

  南亚和中亚研究

  美国兰德公司:巴基斯坦的战略转变2015.08.04

  在国际事务中,巴基斯坦经常被视为好战不屈的不稳定力量。尽管国际社会对巴基斯坦长期保有负面的看法,但自2001年起,巴基斯坦的国际安全政策主要从攻击行为、战略定位、自我反省三个维度发生了显著但未得到正确评价的转变。具体来说,主要表现在:第一,巴基斯坦针对印度的攻击和好战行为明显减少。第二,巴基斯坦的战略定位逐渐从与印度的传统竞争转移到认真处理国内威胁上。第三,巴基斯坦的战略文化正在发生根本性演变。第四,巴基斯坦的战略转变可能会对该地区的稳定产生积极影响。(赵建伟摘译)

  美国布鲁金斯学会:阿富汗的局势与前景2015.08.04

  8月4日,北约驻阿富汗“坚定支持”(Operation Resolute Support)行动总司令、美国陆军上将约翰?坎贝尔(John F. Campbell)与布鲁金斯学会迈克尔?奥罕伦(Michael O’Hanlon)等人举行座谈。坎贝尔表示,过去一年来阿富汗的平民伤亡上升了70%,主要由当地的叛乱力量造成。阿富汗的战斗季节通常从每年四月开始,持续到十月结束,但去年冬天由于阿政局不稳,战斗并未停止。阿富汗政府军今年春天主动向塔利班出击,但在阿富汗北部陷入困难,拉长了战线。同时,因管理不善导致政府军士兵离岗现象严重,每月减员达四千人,需要设法及时补充。但总体而言,与去年同期相比,阿政府军的战斗能力大大提高,能够迅速收复被塔利班攻克的地区。目前,阿富汗的双头政体运转平稳,阿联合政府有望巩固权力,将阿富汗引入发展的轨道。(孙文竹摘译)

  德国外交关系理事会:欧盟对中亚安全的作用不可或缺2015.08.05

  苏联解体后,中亚地区面临的安全风险大为增加,包括美国、俄罗斯和中国在内的国际行为体将该地区的安全问题提上议程。当然,欧盟也不甘落后,虽然到目前为止,欧盟并未在该地区取得引人瞩目的政治成功,特别是在安全领域。在此背景下,本文将评价和讨论中亚地区安全威胁的性质,反思未来欧盟应当如何影响该地区的安全局势。

  作者反对“欧盟很难实现在中亚地区的地缘政治目标”的观点,认为欧盟可以提供替代方案。例如,欧盟采取的人权对话和法治倡议有助于中亚国家从新的视角重新思考其面临的安全挑战。同时,欧盟需投入大量时间和资源,宣传结构转型的价值和政治自由化的作用。总而言之,欧盟对安全的理解强调国家行为和安全结果之间的联系,突出社会政治包容和社会适应力之间的关联。因此,欧盟的方案不仅能够解决中亚不稳定的根本问题,而且还能提高中亚国家从人的维度考虑地区(不)安全的意识。因为从长远来看,正是这种意识决定了中亚国家能否实现安全。(赵建伟摘译)

  世界秩序

  俄罗斯科学院世界经济与国际关系研究所:世界秩序的转型2015.08.17

  世界秩序正经受着彻底地演变。仅仅一代人就目睹了冷战时期两极世界的分崩离析,以及冷战后单极世界幻想的破灭。有人认为,我们见证着一个分层次多中心世界的出现。也有人认为,以后的世界将不再有极点和主导模式。我们该如何看待上述观点?一个把美国和中国串联在一起的“双座马车”横空出世。然而,美中两国的关系将如何影响全球发展态势?此外,有没有新的概念性经济模型能够取代凯恩斯理论和芝加哥学派的货币政策?诸多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需要得到解答。本书将从跨学科的视角,勾勒出一个多维度的当代世界。(赵建伟摘译)

  卡内基欧洲中心:俄罗斯挑战国际秩序2015.08.13

  乌克兰冲突带来的挑战不是地区性的,而是全局性的。这场冲突同时提出了两个重要问题。第一,二战后由美国主导建立,并于冷战后得到扩大的国际秩序到底有多稳定?第二,欧洲、美国及其它地区的自由民主国家是否做好了维护当前国际秩序的准备?或者说我们即将目睹西方的衰落吗?

  俄罗斯使用武力对付乌克兰,并大胆宣称:弱小国家没有决定本国前途的权利。在俄罗斯看来,这种权利只属于少数几个具有强大军事实力的国家,这些国家可以随心所欲的在国际舞台上“表演”,不受国际法限制。一些观察家认为,这种国际秩序的模型围绕着“影响范围”进行,但俄罗斯的做法却远远超出了“影响”,而是力图控制。正如苏联时期,华沙条约国家只是一些既没有外交主动权,又不能决定国内事务的卫星国。作者建议换一种模型理解国际秩序,即俄罗斯把国内的“权力垂直”体系移植到了国际舞台。因此,如果西方想要维护当前的国际秩序,应当抵制俄罗斯,支持乌克兰建立高效能政府,营造独立发展的经济模式。(赵建伟摘译)

责任编辑:杨丽
返回首页>>

扫描二维码进入

“青年之声”微信

扫描二维码进入

中国青年网微博

扫描二维码进入

"畅想星声"全国大学生

网络歌唱大赛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