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网友“小灵通春天”在19楼教育论坛上,发了一条“严重报料:史上最牛最奇葩的高中毕业照”的帖子,点击率很高10个班学生拍毕业照,校领导没来但是空出四个位子,到时PS上去(4月26日都市快报)
相比于浙江大学校长杨卫,用1天半时间与8000多名毕业生握手拍照,握手次数一万多次的事例来说,杭州市交通职业高级中学的10个班的毕业生,照相的次数和花费的时间要少得多。然而,四位校领导无一出席,空出四个位子,到时PS上去。如果校领导工作较忙,和照毕业照的时间冲突,也情有可原。但是从该校校长不以为然的回复中不难发现,毕业照在其心中可有可无:“有事,没有参加,很正常的。我是不是必须排除其他任何事情,去参加拍学生毕业照?不可能这种事情也要让校长去过问”。尤其一句“我每天就做这么点事情?”的质问,实实在在反映了他的态度:“这件事情没有什么大不了的”。所以,他的忙和“有事“不过是一个推托的理由。
毕业照对于学生们的来说,意义非凡,学生们无不穷尽心思,创意无限。很多校长都和浙大校长一样,会要求学校所有领导都安排好时间参加,并且精神饱满正装出席。因为无论是教育者还是学生,都有一个共识:学生毕业照以及毕业典礼,是每个人难以忘怀的特殊时刻。有关人员都会尽量参加。校领导亲自和学生们合影,这是尊重学生,尊重学校,也是尊重自己职业的表现,更是教育工作者责任心的具体呈现。
近年来,关于学生情感冷漠的讨论不绝于耳。从独生子女的唯我独尊,到近年来大学校园的同窗互残,我们的教育,只注重于知识的传授和考试的分数,而对学生的情感教育极度匮乏。情感教育通过在教育过程中尊重和培养学生的社会性情感品质,发展他们的自我情感调控能力,促使他们对学习、生活和周围的一切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形成独立健全的个性与人格特征,是教育过程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具体到一年一度毕业照这件事情而言,学校领导合理安排时间,与自己的学生合影留念,透过毕业照的特殊“光圈”,留住同学们对自己母校的美好记忆,而在毕业季这个分别时刻,对学生的态度、情绪、情感以及信念予以集中关注来升华老师和学生关于校园时光的永恒纪念,其实也是情感教育的最好时机。然而,当教育者本身情商匮乏,缺乏对学生的关爱之情和责任心,又如何能够培养出情感健全、正面积极的道德情感理念的学生?
一幅幅笑容洋溢的毕业照组成一座学府不可复制的历史,定格莘莘学子无法忘怀的青春。PS毕业照,能够填上领导的缺席,但能否PS出教育者缺失的情感?PS毕业照据说不止在这一个学校存在,并有蔓延之势,在学生们的失望和抱怨声中,空缺的位置也给所有人画了一个大大的问号:我们该如何抗衡功利浮躁的价值失重,又怎样去打捞那日渐消失的教育的灵魂?(文/斯涵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