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片|评论|共青团|青年之声|青春励志|青年电视|中青看点|教育|文化|军事|体育|财经|娱乐|第一书记网|地方|游戏|汽车
莫再触痛“高考吊瓶班”的伤疤

毕晓哲

发稿时间:2012-08-29 19:54:00 来源: 中国青年网

  今年5月,媒体报道湖北孝感一中高考班学生集体打吊瓶的事件。如今高考结果早已公布,“吊瓶班”的50多名学生中,无一人达到一本线。该校副校长表示,其实这个结果不算差,因为“吊瓶班”学生基础不太好,并表示今后不会再组织学生集体打吊瓶。(8月29日荆楚网)

  媒体和舆论在高考前关注湖北孝感一中高考班学生集体打吊瓶事件,随后,日前再一次关注这一“高考吊瓶班”无一人达到一本线的事实,这是新闻报道的需要,但无形中向公众和舆论抛出了一个“为什么打了吊瓶、如此‘拼命’备考,也考不了好大学?”的诘问。报道背后的指向无疑是对现行的不良高考机制的抨击。然而,这样的报道取向和舆论指向本身就值得商榷。

  如果在一个无法改变现行高考规则之下,“打了吊瓶”能保证充分的营养,比不打要考的好的话,这个“打”要得不要得?而且,据该副校长称,其实这个结果不算差,因为“吊瓶班”学生基础不太好,“吊瓶班”属于平行班不是快班,“该校222名达到一本线的学生中,文科生只有十几人,且均出自5班(快班)。“平行班(吊瓶班)学生的基础相对要差一些,所以没有一人能考上重点大学。”如此分析,“吊瓶班”考到如此水平并不出人意料。舆论抨击于“吊了瓶”却没人考上一本,明显有错打靶子之嫌。二来,客观而言“吊瓶班”的出现是群体性无意识之下的产物,吊瓶子的学生最多是一个被高考机制“绑架”之下的牺牲品,“拼命”高考现象多的去了,今年已经被媒体报道的有:重庆市育才中学一名多处骨折的考生,拄着双拐进入了考场;哈尔滨市一名考生被救护车运至165中学高考考点,躺在担架上进入了考场;北京市一名考生刚做完胃穿孔手术,仅靠输营养液维持体力,也进入了专门的备用考场。

  这些“拼命”加“搏命”的高考生,都是高考大军和高考机制之下的被挟裹者,在不改变现行高考模式和机制的情况下,高考“拼命”现象和“吊瓶班”现象还将持续上演。仅涉及一点去抨击“吊瓶班”,无助于真正反思,反而对这些被舆论认为“失败”了的考生是另一轮伤害。将“吊瓶班”和高考成绩(录取名校率)联系起来本身就是不当的,依然跌进了“唯分是取”的窠臼。

  对时下愈演愈烈的“拼命式”高考,社会该冷静冷静了,不仅这些类似的“吊瓶班”的学生和家长们该冷静,属于动因的高考机制更应冷静。高考指挥棒该“转向”,而不是肆意嘲弄和抨击“吊瓶班”。彻底打破“一考定终身机制”,是必由之路;培养学生们更广泛的爱好和完善的人格、价值取向,比单纯的追求知识含量更重要;拓宽人才生长渠道,而不是让孩子们从小就必须挤进“应试教育”这根独木桥,这才是应予关注和解决的根本。人才机制宽松了,社会更公平了,正面价值引导皈依了,“吊瓶班”式的疯狂自然销声匿迹。

  对于高考后“吊瓶班”无一人到一本线的现象,需要淡化处理。舆论和公众不宜紧揪着这一事件不放,给孩子们一个自我选择道路的空间吧,他们是无辜的,他们的道路还很长,以“成王败寇”的思维评价高考结果,只会加重孩子的心理负担。去年6月,高考结束后,辽北小城发生一起高考生跳楼事件,跳楼者从居住的五层楼阳台跳到楼下地面草坪,送医院抢救后保住了性命,但腰椎骨1—2节错位,医生认为有可能留下残疾。原因就是孩子估分没有达到一本线,被父母责骂。舆论将焦点和重点偏离“吊瓶班”事件,是对孩子心灵上的呵护,我们应小心翼翼不要再残忍地触碰他们内心的伤疤。(文/毕晓哲)

责任编辑:李沛然

扫描二维码进入

“青年之声”微信

扫描二维码进入

中国青年网微博

扫描二维码进入

"畅想星声"全国大学生

网络歌唱大赛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