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近日调查发现,在北京一所著名重点大学有40人被确诊为抑郁症,约占到学校心理咨询中心访问量的两成。智识高、求胜心强的大学生,已然成为抑郁症高发人群。(7月4日《北京青年报》)
在许多人的刻板印象中,大学生和抑郁症在概念上并无关联;然而,大学生成为抑郁症高发群体,已经成为一种坚硬的现实。即使在重点大学、名牌大学里,依然有不少大学生承受着抑郁症带来的身体和精神的双重痛苦。走出标签化、妖魔化的误区,正视“大学生抑郁症”,已经迫在眉睫。
抑郁症并不遥远,笔者在工作的过程中也曾接触过几位罹患抑郁症的大学生。这些中小学时期的“尖子生”,进入重点大学之后面临着更加激烈的竞争;渴望“争上游”、竞争心炽盛的大学生,不可避免会产生“不如别人”的挫败感和失落感;如果他们不能进行清醒的自我调适,难以实现与自我的和解、同他人的交流、对社会的融入,必然会让精神世界上演“变形记”。
和一些名人一样,大多数大学生抑郁症患者都有过“人前坚强,人后沮丧”恶性循环的挣扎。擅长印象管理的他们,在台前营造出一个正常人的光辉形象,在幕后却独自承受抑郁症带来的煎熬与伤悲。走出抑郁症的阴影,不能仅仅依靠大学生的“自我救赎”,也离不开外部的社会支持。
这是一个尬尴的现实, 这也是一种纠结的处境。公众对抑郁症的基本知识和诊疗不甚了了,多数人对抑郁症一知半解;这种蜻蜓点水、断章取义的“浅阅读”,不可避免会导致抑郁症被标签化、“污名化”、妖魔化——大学校园里患抑郁症的学生人数在逐年增多,有些大学生甚至父母都有“病耻感”,不仅刻意避免与老师、同学的交流,也会讳疾忌医,不愿意求医问药。
长期以来,过于重视物质生活和知识学习,却忽视精神世界的发育和建设, 让大学生最终成为心理疾病的“手下败将”。面对“大学生抑郁症”,一些父母难以接受;他们非但没有给予子女提供应有的陪伴、慰藉与帮助,反而指责批评子女“想不开”、“意志力不够坚强”,甚至采取打骂孩子的“暴力育人”方式;这样的“落井下石”,让大学生在抑郁症的泥沼里越陷越深。就此而言,摘掉“有色眼镜”,正视抑郁症,是治疗抑郁症关键的第一步。
美国医生特鲁多的墓碑上有一句名言:“有时是治愈,常常是安慰,总是去帮助”;在他看来,医学的最大价值不是治愈疾病,而是安慰和帮助病患。寻求专业机构的心理辅导和医疗服务也好,家人朋友给予陪伴和守护也罢,在对抗抑郁症的道路上,大学生不能“一个人去战斗”,而是需要更多爱与关心。(杨朝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