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片|评论|共青团|青年之声|青春励志|青年电视|中青看点|教育|文化|军事|体育|财经|娱乐|第一书记网|地方|游戏|汽车
顶替学籍高考是“历史”的过也是制度的错

发稿时间:2016-06-20 17:44:00 来源: 中国青年网

  灌南县是距离连云港市区最远的县城,也许是较为偏僻的缘故,这里很少得到外界的关注。今年6月,一封实名举报信打破了小县城的平静。信中称,如今在当地担任公职的一对小夫妻,多年前曾冒用他人学籍考入大学。记者经过3天的调查发现,当年顶替学籍参加高考并最终化名生活多年的人不在少数。一位亲历者向现代快报记者透露,在特殊的历史时期,仅灌南一县,就至少有千余人顶替学籍参加高考,其中不少人如今已是当地相关职能机构的主要负责人。(6月19日《现代快报》)

  一次举报,掀开了顶替学籍高考的真相,而且涉及人数不只一人,可顶替学籍高考虽然是违法的,但却是“历史”的错,而当事人却是无辜的。更重要的是,这么多年来,当年那些顶替学籍高考者却饱受精神折磨,严重影响到生活质量,一个错误的制度影响的却是很多人的生活,这是惨痛的教训。

  冒用学籍参加高考,与冒名上大学是有着本质的区别。前者凭的仍然是自己的实力,考出的是自己的高考成绩,只不过用的是别人的名字;而后者却是完全盗用了别人的“劳动成果”,因为高考成绩也是别人的。

  冒用学籍参加高考是错误的制度造成的。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高考前有一个预考制度,考试通过后才能参加高考,在预考阶段,应届生的过线分数比复读生要低。据了解,当年高考预考,应届生按75%过线的比例划定分数线,而往届生过线的比例是25%,不能通过预考就没有资格参加高考。这样的制度本身就是错误的,现在当然纠正了,这也从事实证明了这个制度的错误,制度错误,再加上学校也有应届生升学的考核压力,因而顶替辍学学生的学籍参加高考的现象,在当时极为普遍。而学生之所以冒用学籍参加高考,主要还是学校老师的原因,学生往往是盲从的。

  在特殊的时代背景下,顶替学籍参加高考的现象远不止灌南县一个地方,江苏乃至全国各地都出现过类似的情况。事情都过去了这么多年,而当事人均受到了一定的惩罚。一个人顶着别人的名字工作生活,那种“痛”那种“心酸”不是外人所能够理解的。他们最大的愿望莫过于能够改回自己的名字,但由于当年行为的不合法,找不到正当的改名理由,只能被逼继续用着别人的名字。

  顶替学籍高考是历史遗留问题,而这种现象在当下已经是不可能再现了,可却有许多人为此要承受精神上的折磨,甚至要至死才能划上句号。面对顶替学籍高考,考虑的不该是如何去惩罚这些人,而是如何还他们的“真实名字”。制度的错,又如何能够让个体用一生去偿还?那不是人性化社会所该有的。(前溪)

责任编辑:李晓伟
版权声明:凡本网文章下标注有版权声明的均为中国青年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使用。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如需授权,点击
 
返回首页>>

扫描二维码进入

“青年之声”微信

扫描二维码进入

中国青年网微博

扫描二维码进入

"畅想星声"全国大学生

网络歌唱大赛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