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片|评论|共青团|青年之声|青春励志|青年电视|中青看点|教育|文化|军事|体育|财经|娱乐|第一书记网|地方|游戏|汽车
给伪劣论文装上“刹车片”

发稿时间:2016-05-25 09:26:00 来源: 中国青年网

  “太奇葩了!”“毛病连小学生都能看出来!”……这是一位教授、博导参加教育部博士论文抽检的评审工作时,看到一篇2014年的博士论文后愤然写下的“读后感”。教授说:标题已经“low”到底了,而内容也“high”不到哪里去……可以看出,学生和导师都极不认真,极不负责。教授向教育部发问,能将这位博士召回么?(5月24日《南方都市报》

  论文标题长得如同一段话,简直不能称其为标题,语病随处可见,内容七拼八凑;若非说明,随意挂在网上,恐怕鲜少有人认为这种文章出自为一博士之手,也难怪抽检教授要气炸了。

  如果说论文内容允许存在争议或不同看法,但语句通顺是小学生作文都应该具备的基本要求:“这《拆弹部队》和《阿凡达》两部”如何断句?;“代表性的强的电影”可以缩减;“奥斯卡对数字时代电影摄影的审美倾向”是不是差个词组?标题是一篇文稿的文眼,重要性毋庸置疑,如此前言不搭后语的标题堂而皇之地出现,其论文质量不出所料地不敢恭维,公众不禁要问,如此“病标”“病稿”,指导老师究竟看过没有?又是如何通过诸多答辩组导师组成的论文答辩?

  教育部负责人员表示,这是2014年的博士生学位论文,一般不会对作者本人进行处理,审核情况仅对论文所在博士点的考核有所影响。况且,目前只对博士生抄袭论文作出学术不端处罚,还从未因为论文质量问题而处罚。换言之,粗制滥造的论文成本非常低廉,只要是这位准博士生“搞定”了导师和导师审核组,质量低劣的论文一样可以过关。既然随便拼凑一篇论文省时省力,也未必会被查出,何必还要日夜苦战?

  封闭的学术圈子、僵化的行政化体制和评价标准,晦暗不明的利益关系,使得昔日的象牙塔早已失去端庄、自律、严谨的学术风气,假冒伪劣的论文层出不穷。毋庸讳言,当下剽窃、抄袭成风,这么不可思议的论文能够通过论文答辩,说明这种现象并非个例,而此次不过是非常“不幸”地被教育部抽检到,又“不幸”地遇到这位较真的陈吉德教授罢了。倘若这位教授不是仗义执言,或者他遭遇其他人的说情,又或者陈吉德教授与奇葩论文的作者和导师略微熟识,此事会向何种方向发展,是否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也未可知。

  陈吉德呼吁:质量不好的论文应该像“汽车问题产品召回一样”,对于有“严重问题的论文,也应该召回”。笔者认为这个可以有。“汽车召回”旨在消除隐患,保障产品质量和公共安全,“论文召回”是给粗制滥造、假冒伪劣的学术研究论文装上一个“刹车片”,勿让其在危害诚信、学术质量和社会风气的路上一路狂飙。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捍卫学术道德,整饬不良学风,加强论文质量的全程审核,强化责任追踪,加大惩戒力度,消减和杜绝奇葩论文的滋生土壤,不仅在于单个教授的义愤填膺、“不吐不快”,还在于相关部门和人员的整体反思并“起而行之”。(斯涵涵)

责任编辑:李晓伟
版权声明:凡本网文章下标注有版权声明的均为中国青年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使用。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如需授权,点击
 
返回首页>>

扫描二维码进入

“青年之声”微信

扫描二维码进入

中国青年网微博

扫描二维码进入

"畅想星声"全国大学生

网络歌唱大赛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