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片|评论|共青团|青年之声|青春励志|青年电视|中青看点|教育|文化|军事|体育|财经|娱乐|第一书记网|地方|游戏|汽车
降价超五成的药价谈判是谁的“馈赠”?

发稿时间:2016-05-22 13:04:00 来源: 中国青年网

  5月20日,国家卫计委正式公布了首批国家药品价格谈判的结果。治疗慢性乙肝的替诺福韦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埃克替尼、吉非替尼,其降价幅度分别为67%、54%和55%。也就是说,三种经国家谈判后的治疗药降幅均在50%以上。(5月21日新华网)

  药品价格谈判的“初战告捷”,无疑是个好消息。在事实判断层面,它促成了三种药品的大幅降价,提高了乙肝、肺癌患者用药的可及性和可负担性,进一步减轻了患者个人用药费用的负担,同时也有利于促进同类药品价格降到合理区间。而在价值判断层面,建立国家药品价格谈判机制,可以降低专利药品和独家生产药品价格,完善药品价格形成机制,从而更好地推进公立医院药品集中采购、健全药品供应保障体系。

  自去年6月1日起,我国取消了绝大部分药品的政府定价,施行近20年的药品政府定价制度正式终结,药品交易价格主要由市场供需引导。这一改革尊重市场规律,意义深远。但同时也可能带来一些“副作用”,比如没有竞争的专利药、独家药可能会价格高企。为此,卫计委配套推出了药品价格谈判制度。既然是谈判,当然不是权力施压,而是要让药企在降价的同时得到好处。

  即便降价50%以上,这些药企仍能有钱赚,有些人可能会觉得,这充分说明了药品暴利的存在。这样的看法似是而非。因为专利药、独家药,研发周期很长,研发成本很高,而且成功比例不高。如果不能保证相对意义上的高价,则没有药企会投入巨资研发新药,结果必然是患者利益跟随受损。当然,专利药、独家药的高价,高到怎样的程度合适,必然涉及企业的定价策略,最核心的要素就是经济学上的供需定律:价格越高,需求量越小;价格越低,需求量越大。

  之所以药品价格会有谈判的空间,一方面是政府部门出面相比单个的患者,更有议价的能力;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可以用销量的保证来换取价格的降低,药企的销售成本特别是公关成本可望大幅减少。事实上,药企定价的时候,价格的高低是无关宏旨的,切中要害的是总利润。之所以同样的产品、同样的服务,针对不同的顾客,价格往往大不一样,道理就在于,企业会根据顾客的需求特点,特别是对产品价格的敏感程度,探索一个恰当的价格水平,从而使得总利润达到最大。

  所以,药品价格谈判最重要的还是落实,带量采购、量价结合能否给药企带去好处,关键要看谈判后的实际使用情况,如果年初谈判时承诺100万盒的使用量,年终真正使用量只有50万盒,可能就会对以后的药品价格谈判不利。相反,如果医疗机构都能严格落实七部委联合印发的《关于做好国家谈判药品集中采购的通知》,以后的药品价格谈判也许就会更顺利,甚至会有很多药企主动降价——因为是第一次药品价格谈判,其落实结果,必然会有很强的示范效应。

  充分尊重药企自主定价的权利,让患者从价格谈判中获得好处的同时,也让药企从价格谈判中获得好处,这是全社会都应达成的基本共识。专利药、独家药的价格下降,不是来自于权力的施压,也不是来自于药企的道德馈赠,而是来自于他们对自身利润的关切,这才是一个可持续的良性循环。这个意义上说,药品价格谈判是药价市场化的有益补充,而不是特殊例外。(舒圣祥)

责任编辑:李晓伟
版权声明:凡本网文章下标注有版权声明的均为中国青年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使用。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如需授权,点击
 
返回首页>>

扫描二维码进入

“青年之声”微信

扫描二维码进入

中国青年网微博

扫描二维码进入

"畅想星声"全国大学生

网络歌唱大赛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