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网上出现一组自称00后女孩将生小孩的图片,引起网友热议。这对“小爸妈”声称已经结婚,领证不着急慢慢等。(4月25日 央广网)
背离法律规范的“00后当妈”,既让人震惊也让人痛心。作为一个失范行为的连续谱,从早婚到早育既折射出价值观念的迷失与错位,也见证了一个阶层或者一个群体的发展困境——出路单一化、人生定型化的青少年,过早地进入结婚、生育的道路;尽管这些“小爸妈”具有了生育的能力,他们却难以承担养育下一代的家庭功能。
当早婚得不到法律的支持和保障,人们便会寻求社会意义上的“结婚”,即通过举办婚礼、酒席的方式,让婚姻关系公开化。早婚一方面可以早点让青少年“收心”,另一方面又可以降低婚嫁成本;此外,在一些区域性、地方性的文化中,早婚不仅不会得到“差评”,反而会为人们赢得“有能力”、“有本事”的正面评价,让他们收获自我认同和社会认同。
著名人类学家阎云翔指出,作为一种关系性的存在,中国的个体只有扮演好一生中各种各样的角色,才能成为一个完整的人;维持血脉的延续作为中国人在家庭生活中的最重要职责,导致了“早结婚”、“早生贵子”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心理。当陈旧的生育观念和浮躁、焦虑等不良社会心态组合在一起,早婚早育就有了沉渣泛起的机会。
在教育成为社会流动重要渠道的当下,一些难以通过教育改变命运的青少年,他们的人生,又该去哪里寻找希望和光亮?对于一些农村地区和欠发达区域的青少年来说,社会资本的匮乏,让以家庭为中心的熟人网络难以在升学、就业上为他们提供强有力的庇护和关照,辍学打工便成为许多人的宿命。
“出身越底层,上的学校越差,找的工作越差”的“下沉螺旋”一旦成为一种常态,就会进一步加剧阶层间的鸿沟。区域之间、城乡之间在教育资源配置上的失衡,受教育权利地势的低洼不平,不可避免会损伤教育公平。当许多同龄人还在校园里求学的时候,教育这盏“希望之灯”却在一些青少年身上渐趋黯淡甚至熄灭。从学校直接进入工厂的他们,要想实现人生突破和向上的社会流动,面临着形形色色的障碍;早婚早育作为一种“保守的策略”,成为一种“次优选择”。
迎接新生命,原本是一件快乐的事情,“00后当妈”却让人轻松不起来。消解早婚早育,既需要对陈旧的生育观念进行纠偏,也需要正视部分青少年的发展困境。只有通过提升教育公平来打破阶层固化、促进社会流动,让农村地区和欠发达区域的青少年有更多改变命运的渠道,早婚早育才会从根本上减少。(杨朝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