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片|评论|共青团|青年之声|青春励志|青年电视|中青看点|教育|文化|军事|体育|财经|娱乐|第一书记网|地方|游戏|汽车
“学生碗中揩油”背离“爱的教育”

发稿时间:2016-04-25 09:50:00 来源: 中国青年网

  贵州省贞丰县纪委通报,该县一中学开会决定,挤占学生营养餐用于“陪餐教师”加餐。目前相关责任人已受处理。据通报,2015年3月,贞丰县鲁容乡鲁容中学校长黄进坤开会决定,用营养餐经费购买牛肉、鸡肉等,用于“陪餐教师”加餐,并由该校负责营养餐的校政教主任韦芦具体实施。(4月24日 《贵阳晚报》)

  在求学岁月里,咸菜、辣椒酱曾经陪伴了许多农家子弟。近年来,饱含制度善意和人文关怀的“营养餐”,有助于让学生们吃得更有品质。然而,一项惠民、利民的民生工程,在执行过程中却遭遇了“钻空子”,既让人震惊,也让人痛心。

  被克扣也好,“学生碗中揩油”也罢,原本可以让孩子们“吃得更好”的营养餐经费,成为一些人眼中“香饽饽”。营养餐经费既要专款专用,也要切实地“好钢用在刀刃上”;只不过,一旦营养餐经费成为“利益的蛋糕”,不可避免会遭遇形形色色的蚕食与侵占。

  在理想的图景里,“陪餐制”强化了学校领导和教师的监管责任,有利于瓦解校方和供餐方可能形成的利益同盟,使校方和学生成为利益相关的共同体,从而牵牛牵住了牛鼻子,更好地保障营养餐的安全与品质。可是,一旦教师和学生区别对待,“陪餐教师”有牛肉、鸡肉等加餐学生却没有,“陪餐制”的制度善意就在执行之中大打折扣。

  营养餐经费一定,教师“借机揩油”,学生难免要承受利益损失。此外,当营养餐经费有了“雁过拔毛”的操作空间,缺乏规则意识和底线精神的校方就可能“藏污纳垢”。不论是学生人均每餐从4元缩水到3元,还是将厨具、卫生用品、服装等花销从营养餐经费报销,抑或鸡蛋、牛肉等采购入库时有却没有留餐记录,营养餐经费被挪做他用,学生营养餐的品质自然让人担忧。

  一个旨在让“劳动更有价值,劳动者更有尊严”的社会,乡村教师显然需要更多的物质激励和精神慰藉。可是,改善乡村教师的生存生态,显然不能从“学生碗中揩油”下手。这样的做法不仅让学生的“盘中餐”缩水,也对他们精神世界的发育和建设带来负面效应——同样在食堂吃饭,教师的饭菜质量明显高于学生;教师的“高人一等”,是以损伤学生的权益为代价的。

  著名教育家夏丏尊曾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育情怀的缺失,让因小失大的“学生碗中揩油”成为一种尴尬的现实。给“陪餐老师”加餐作为一种变相福利,甚至在某些地方沦为一种“潜规则”。当校方可以为自己的行为找到诸如“教师很辛苦”、“学校经费紧张”等理由哪怕是自欺欺人的借口,失范行为的上演就难以避免。(杨朝清)

责任编辑:李晓伟
版权声明:凡本网文章下标注有版权声明的均为中国青年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使用。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如需授权,点击
 
返回首页>>

扫描二维码进入

“青年之声”微信

扫描二维码进入

中国青年网微博

扫描二维码进入

"畅想星声"全国大学生

网络歌唱大赛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