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6点不到,王悦中的社区蔬菜直通车就已经开进了航材院六所,一直到上午10点多,来买菜的市民就没断过。这几天,菜价上涨的厉害,社区菜车的优势越发显示出来,由于采用产地联合采购、限价等方式,蔬菜直通车的价格要比市价低20%左右,受到市民欢迎。(3月24日中国新闻网)
北京市航材院六所社区直通菜车大受民众欢迎,销售场面火爆令商家开怀,过去一天卖5000来斤,现在一天6000斤还打不住,都是上午10点半左右就卖光了。平常一个菜车5个人就可以了,现在增加到6个人还是忙不过来。然而,即使这些“直营菜”比市场价格便宜20%,价格仍然不低。以直营航材院六所社区的部分菜价为例,大葱价格5.8元,小白菜2.5元、油菜3元、菠菜2.5元······这仍然是多数公众很难承受的价格,之不过因为“外面市场”的价格更高,不得不的选择或无奈下的选择。从直营菜热销现象上,反衬出来的其实是时下蔬菜价格的过度高昂,以及公众对低菜价的企盼。
各地菜价高的离谱,有目共睹。一把小油菜在一些北方城市竟然要10元,一个并不大的茄子,也就是炒一小盘菜的样子,竟然要7、8元,这对于普通收入人群尤其是低收入人群而言显然不堪重负。我国公众整体收入并不高,以多数人相对微薄的工资,却要承接着极不正常价格的菜价,这本身就有问题。近年来,一伺菜价上涨,一些专家学者等就将价格上涨归咎于“南方受灾”、“道路不畅”、“季节因素”等等,然而,历年来的历次类似的“上涨”,难道真的主要归咎于“天灾”?几年前的“蒜你狠”、“豆你玩”等公众记忆犹新,除了与市场供应不足确有关系之外,更多的原因在笔者看来却与政府部门预警不够、统筹不够和重视不够有关。
一言以蔽之,多年来的“波浪式涨菜价”、“过山车式猪肉”,难道就没有给有关部门“买出个教训”吗?在有灾情的情况下,至少应该多些菜价预警,以及最大限度打通“道路梗阻”,如蔬菜运输的绿色通路,进入市区的少些“梗阻”,以及最大可能的实现“社区直营”等。这些方式方法本身也是最大限度降低菜价、保障民生的重要方式。多年来,“春季菜价”总是涨,且今年涨的尤其出格,但在多数城市并没有见到一些政府部门的“有所作为”,也侧面印证了“政府有关部门不重视菜价”的猜想。
我们承受市场调控的存在的必要和主导性,但却不应否认政府调控和重视“蔬菜价格”与民生的重大关系。一定意义上说,蔬菜价格的平稳,关系的就是民生的福祉和民心的稳定。政府如果能长期有效地解决好蔬菜价格问题,我想,也就是解决好了公众民生诉求的重要方面。
在一些城市,完全实现社区蔬菜直销很难,但最大限度让百姓买上相对便宜的蔬菜应该不难。一方面,政府应大力拓展交通运输的畅通度,让更多的“绿色蔬菜车”在市区畅通无限,而不是长期“限车限号”等梗阻式“包围低价菜”;另一方面,真正降低蔬菜经营商的税费负担、油料成本负担等,这本身也是另一种方式“补贴民生”、“降低菜价”。同时,应尽快建立一整套科学有效的菜价预警机制。对于因为特殊天气原因蔬菜生产区出现灾害情况的,政府有关方面应加大蔬菜供应的调拨和调整力度。我国地域广阔,即使部分地区出现蔬菜减产,理论上也不应该整体上影响市场供应,更何况我们还有巨大的国际供应市场。蔬菜价格直接关系百姓的价格“痛点”,解决后当下的“高菜价”,是公众诉求和企盼,更是应该地方政府大力作为之处。如何打通“民生最后一公里”,让广大市民百姓吃上放心菜、平价菜,社区直营方式是一种可行的途径,但绝不是全部。在中国这样一个无比关注民生、不得不重视亿万百姓民生的大国,不妨将“低菜价”上升为国家义务和执政者责任。如此善莫大焉。(毕晓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