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月初,一面“舍得墙”出现在哈尔滨市街头。在这面弧形有棚顶的墙上钉有17个挂钩,挂钩上挂着衣服、裤子,还有装在环保袋里的鞋子、玩具等物品,一侧的宣传板上写明这些衣物来自捐赠,任路人随意选取(3月19日 《中国青年报》)。
说是“舍得墙”其实就是一面“慈善墙”,据说这是来自国外城市的一种救助方式,居民将家中富余的衣物洗净晾干之后,主动挂到由社会慈善机构在街头修建的一面能够防雨的捐赠墙上,任由需要的贫困或流浪乞讨人员选择穿着,从去年开始,这一“创意”被我们不少城市引进,墙的名称也越发变得温馨,有城市称作“爱心墙”,有居民称之为“幸福墙”、“友善墙”、“和谐墙”等等,从居民对这些墙的自由“命名”中更不难感受出,虽然也是一种慈善捐赠,却感受不到对捐赠对象那种“居高临下”的施舍怜悯,体现更多的是对需求者的一种尊重和平等。很好维护了受捐者的人格与尊严。
无论在任何社会里,因贫困在接受别人捐赠“施舍”时,内心都不免会产生自卑和尊严上的挫伤感,这也是为什么有些人不愿意在公开场合接受慈善捐赠的主要原因。从报道中我们恩看到,自2014年1月,哈市通达街道办的募捐衣物平台“舍得屋”挂牌后,陆续接到社会各界捐赠物品数万件,但仅有4000余件物品找到了新主人。很多需要接受捐赠衣物的人正是因为“不好意思”,才造成大量捐赠衣物的积压甚至浪费。而哈尔滨设置的这30多面“友善墙”更可以看出推出者的用心良苦,不但经过专门设计,即可悬挂捐赠衣物,又可为行人避雨歇脚,而且还有意设置在街头相对僻静之处,让受助者既能随意选择又能保障其尊严。
其实,对于很多爱心捐赠者来说,能够看到自己挂在墙上的捐赠衣物被选走,不但会发自内心的感到快慰,更会促进其捐赠的热情和积极性。而对广大市民群众而言,这样的衣物捐赠方式不但显得更真实具体,稍有道德良知或并不需要的市民与路人,更不会轻易伸出贪婪之手,甚至不会产生占有的心理欲望。尽管我们是法治社会,但也更是具有几千年文化传统底蕴的道德社会,人们来自骨子里对道德的信仰在某些时候甚至超过对法治的敬畏。这也是为什么“友善墙”立起来之后,即使没人看护,悬挂的衣物非但没有出现丢失,受助人在按需选择之余,也会把自己不需要的衣物重新认真挂回原处的动因所在。虽然“盗窃”和拿走这些捐赠衣物既不违法也不违规,但来自内心的道德鞭挞也足以让人“寝食难安”,毕竟我们社会的道德底线还在坚守。
“友善墙”更是我们城市的一面“温度显示器”,从这里可以清晰的看出,我们的社会不仅很有爱心温度,人们最基本的道德素质并没有因为经济的快速发展而被利益所击溃。相反,只要有适宜的环境和空间,经济状况得到改善的市民群众,那种发自内心爱心释放反而更为强烈和巨大。从这面“温度显示器”中更能体会出,某些时候的冷漠,不是因为人们道德沦落,而是现实的多元复杂,影响和阻碍了人们对受助者的信任。人们更担心自己的道德释放会成为别人发家致富的源泉。从这面“温度显示器”中更需要得到思考,只有让捐赠完全尊重慈善者的意愿,保持全程透明阳光,并且给予受助者尊严的充分尊重,让捐赠者与受助者之间,既保持一定的“神秘”又能无缝对接,社会的爱心和道德指数非但迅速上升,整个社会的温度注定也会更和煦、更健康。(朱永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