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过去的这个周末,洋奶粉被推向风口浪尖,新西兰恒天然集团生产的受肉毒杆菌污染乳粉部分流入中国,事涉多家奶企,市面一片“风声鹤唳”。5日,深陷“肉毒杆菌”污染问题的新西兰恒天然公司首席执行官Theo Spierings在北京就公司产品质量问题召开情况说明会,并向中国消费者道歉。(8月5日新京报)
恒天然“感冒”了,中国内地乳企“喷嚏”不断。一是因为地球是圆的、交易是平的,贸易全球化是个深度渗透的过程;二是因为中国内地乳业对新西兰奶源依赖过重,源头安全可能还捏在人家手里,城门失火,池鱼遭殃。这话不是空穴来风,因为乳业巨头恒天然控制了新西兰90%的奶源,而我国是新西兰乳制品最大的出口市场,我国80%的进口奶粉来自新西兰。
恒天然摔倒了,这事儿,中国内地乳业会怎么看呢?这个问题可能比较难回答,但公众能看到的,起码有两个层次:一是看出了内外乳业巨头对市场、对社会差异悬殊的敬畏感,以及危机公关的成熟度。譬如此次事件的曝光,属于恒天然“自我揭丑”,但即便如此,新西兰总理约翰·基8月5日还是质疑该国乳业巨头恒天然为何在发现生产线遭污染数个月后才向公众披露。而在中国,即便事件已经到了这个地步,在5日的发布会上,恒天然首席执行官还是透露了一个信息,“仍有一家企业要求恒天然不要透露其品牌与名字”。讳莫如深到这个地步,谈什么救赎?
二是看出什么才是真正的企业社会责任。经济学之父亚当·斯密在《道德情操论》里提出过著名的“道德血液”之意,但企业对社会的道德责任,首先表现在质量与服务上。离开这个大前提,再美好的捐赠或演说,都是空中楼阁的形式主义。譬如肉毒杆菌,在乳品中并不是常见的污染物,而很多企业的标准管理要考虑成本,正因如此,各国都不把它列入标准。但这并不意味着大企业可以坐视不管,比如恒天然就是自己发现了问题。
恒天然的质量乌龙,对中国内地乳企来说,也许是一次机会。但这样的机会论,显然并不是很乐观,因为中国乳业还不是恒天然的“小伙伴”。就好比说曼联搞了个乌龙球,我们不能说中国男足称霸世界的机会来了一样。眼下的内地乳业很忙,忙着资源整合,此前,国务院专门发布了《关于促进企业兼并重组的意见》。只是,兼并重组易,收复人心难。就像工信部抱怨的,“你说奶粉99%合格,有人非说买到1%咋办?”消费者其实并不在意你叫什么名字、穿什么衣服、是不是出身“名门望族”,要的就是一袋安全的奶粉、或一罐健康的牛奶罢了。规模大小,与质量强弱,其实并无直接关系。
今天的中国乳业市场,已经是洋品牌的重镇之地。眼下,重塑国产乳业的市场公信,不能靠复读机般标榜自己“史上最好”,也不能把一切质疑与反思都归于“恶意”,还是应该自强自立、自尊自爱,踏踏实实在质量与标准上下功夫,多一份韧性与谦和,多一份担当与自赎,安全的中国乳业,才有未来可言。(邓海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