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片|评论|共青团|青年之声|青春励志|青年电视|中青看点|教育|文化|军事|体育|财经|娱乐|第一书记网|地方|游戏|汽车
汉字整形 谁给了教育部权利?

教育部,你有什么权利更改汉字写法?

发稿时间:2009-08-21 10:34:00 来源: 中国青年网

  近日,教育部就研制出的《通用规范汉字表》(征求意见稿)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其中,恢复了51个异体字,还拟对44个汉字“动刀整形” 、调整其写法。随之而来,引起广泛争论,特别是在网络媒体上,持反对意见的网友占大多数,认为是穷折腾。

  无论什么文字,它都是各自语言的符号。教育部的职责,显然是对教育机构的职能、教育制度、师资力量、教育设施设备与环境、教育方法、教育方案、课程教材等进行管理,尽管设有“文字信息管理司”,但并不等于就具有对文字进行独家改造的权利,哪怕仅仅是修改一个汉字,你至少也要征求一下文化部有关职能部门的意见吧。

  1951年,国家进行第一次汉字简化改革时,目的是便于全民普及文化,是国务院颁布执行的,并非由国务院某个职能部门发布实施。可见,本次教育部公布的“恢复51个异体字,拟对44个汉字调整其写法”的方案,显然是极端不慎重的举动,难怪网民一片骂声。

  就某一项具体的改革方案而言,一是要明确它的目的性、可操作性、社会接受性等基本要素,二是要考虑改革成本,三是要考虑改革效益,这是改革的常识。象“44个汉字写法”这样的改革,在今天的文化背景下,显然没有必要。因为写法已经普及近60年,不仅存在于十多亿人的脑海里,更存在于现代电脑的各类软件模块中,何况又不涉及大多数文字,特别是简化字方案使用近60年也没有什么障碍,因此,本次拟改,是极其不明智之举。

  进一步地,人们要问,作为纳税人养活的“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究竟该做哪些有益于国家社会的基础性工作?那些所谓的专家,究竟该研究些什么有意义的学术性或实用性课题?一个连普通民众都不支持的涉及国家社会与普通大众的改革方案,但却是一些“专家”多年来的一个研究课题,恐怕“如此研究”之社会性课题,才真是到了该彻底研究研究的时候了,特别是“文字信息管理司”这种机构,是否有存在的必要,都值得考虑。

  敷衍了事、故作姿态、高高在上、随心所欲、自私自利,一些远离社会实践的人和事,总是层出不穷。仅仅几天前,教育部关于高考主科拟改为“语文、数学、外语”的改革方案,在社会舆论一遍谴责声中还没有平息,紧接着就来了个“文字写法改革意见”,人们要问,教育部你究竟要作什么?你还能够做什么?

  国家即将迎来60周年国庆,教育部一些官员,让我说你们什么好呢?你们要么太缺乏政治素质,要么政治素质过份了。 (王达水)

 

汉字改革被大众嘲弄令人心疼
纪委书记醉驾是一出荒唐的闹剧
逼人下跪的王建生副局长是否也该跪?
汉字改革实为多此一举

 

  

责任编辑:廖洁
返回首页>>

扫描二维码进入

“青年之声”微信

扫描二维码进入

中国青年网微博

扫描二维码进入

"畅想星声"全国大学生

网络歌唱大赛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