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5日,璧泉街道市政管理办公室女环卫工徐尚明,在区法院附近清扫巷道时发现,一名30多岁的女子站在店门口磕瓜子,边剥还边将瓜子壳丢在人行道上。徐尚明上去劝阻,没想到女子火气很大,用鞋跟猛敲老徐的头部,徐尚明顿时头破血流,满面鲜血。(5月19日 《重庆晨报》)
环卫工人在文明提示的过程中,被当事女子打成重伤,其嚣张行径令人发指。尽管执法部门表示,将对打人女子给予严惩,但单纯的惩罚绝不能抚平心灵上的创伤。环卫工人被打事件不是个案,社会地位不对等是祸乱的根源。作为社会最底层的劳动者,环卫工人拿着微薄的收入,干着劳苦的工作,却遭受着社会的白眼,这就是他们当前的生存现状。
无论从哪个方面看,他们都显得很可怜,可谓是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且环卫工这个职业很容易被人无视,更有甚者觉得环卫工是个低贱的职业,没必要尊重他们,而对待环卫工人思想上的不平等,也就成为了环卫工人屡屡被打的根源。环卫工人看起来获得了许多“关爱”,却依然没有获得公平职业的对待,也没有得到切实关注。环卫工艰辛的生活依旧如此,再多的“关爱”也难以掩饰其身份地位的“尴尬”。
城市文明,应该有温暖的内涵。要让环卫工人有体面地劳动,有尊严地生活。否则,再多的溢美之词,也难以弥补环卫工人被打的伤痛。环卫工人被誉为“城市美容师”,在各种官方话语体系、媒体语境里,被赋予各种“最美”称号,更有甚至定期赞扬环卫工感人事迹,给他们“披红戴花”。“宁愿一人脏,换来万人洁”,是环卫工人奉献社会的真实写照。但在现实社会中,环卫工人在有些人眼中依旧是没有文化、素质低、外表脏的“次等公民”,如此尴尬的存在着。
环卫工人被打戳中了整个社会的“痛处”,破解当下困局还需多方助力,一劳永逸绝无可能。首要的是,制定并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以法律手段为依托,保护环卫工人的合法权益,使侵害事件发生时,究责有法可依。与此同时,适当地提升环卫工人的薪酬待遇,有利于撕下其“弱者”的标签,让带“有色眼镜”观人者真正懂得尊重。只有这样,才能让环卫工人在城市中不再感受到冰冷,和谐社会的构建才会更有希望。(熊桂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