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片|评论|共青团|青年之声|青春励志|青年电视|中青看点|教育|文化|军事|体育|财经|娱乐|第一书记网|地方|游戏|汽车
“证书化学习”实则本末倒置

发稿时间:2015-05-13 11:02:00 来源: 中国青年网

  一名准毕业生,大学4年狂揽65个证书,连续两年综合成绩全专业年级第一,创办过志愿者服务队,当过大企业董事长助理,开过传媒工作室,可如今凭借着这么多的优势,却找不到一份称心工作。不必惊讶,这的确是安阳工学院的应届毕业生孙梦涛真实的经历。

  考研、创业、兼职、实习、社团实践……在孙梦涛身上,我看到了很多大学生的缩影,总是马不停蹄的忙碌于各种社团活动,奔波在去各种单位实习的路上,做着各种自己并不十分拿手的事,有着过度功利化色彩的梦。人云亦云里,始终没有找到自己的坐标和未来的路,最后一败涂地,面带颓然的说:“我对未来无能为力”。多数情况下,这样的感慨并不是结束而是开始:“现在他们太重学历,我不是名校毕业生”、“创业很难,我做不到”、“要这么多证也没用,还不如混日子”等等。

  与“名校学生弃校读技校”、“北大高材生当街卖糖葫芦”这种仅靠标题就能火爆互联网的新闻相比,其实“65证”事件算不得什么了不起。仅从时间成本考虑,65证的含金量非常值得怀疑,四年大学时光,除去正常作息、学习的时间还不考虑参加其他活动的时间外,平均每张证用了多久拿下?又有哪些证是真正能证明自己相关能力的“证明”?凭借这些证书,如何说服招聘方你就是最适合招聘岗的人选?“董事长助理”、“志愿者服务队”成员、中高社联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头衔倒是不少,只是笔者想问,如果不靠这些证书,没有这些虚衔,孙梦涛你想怎么样上自己的大学?

  孙梦涛不是高材生,不需要接受或者更准确的说是幸免于社会目前对北大清华学子的“前途绑架”,但是孙梦涛的例子很普世,很“中国”,因为目前国内很多非“211”、“985”的学生都很“孙梦涛”:对自己的学历心怀忐忑,就总是想用东西证明自己,比如不停的考证、找实习、发起各种活动,满足于忙碌的学生工作带给自己虚幻的存在感,好像忙起来就证明自己很不错,一度忘了自己是专门用去4年的时间成本和4年的金钱成本读书的,本来有无数的机会路过图书馆用一个下午认真读一本书,却去社团忙策划了;本来有充足的时间认真完成一门专业课作业,却去实习单位了;本来有时间学一两个专业内必备软件,却去考不相干的计算机二级证书了。到头来,赚得一堆纸,读过二两书,因小失大、本末倒置,令人扼腕叹息!

  尽管孙梦涛难以称得上是个好学生,但他的确是个上进的学生,只是孙梦涛和大多数跟他教育背景相似的大学生一样,对自己的规划很迷茫:考研、创业,别人说学历是王道就去一股脑考研,别人都在鼓励大学生创业就去一股脑创业。依目前政策来看,国家对学生创业持支持态度,并且为其保留学籍,但是这个政策并不是支持所有的学生都休学去创业了,而是针对一些有创业想法和创新项目的学生而言。创业人李开复就曾经说,一些大学生认为只要有好点子,能拿到投资,再加上执着、激情、运气,就能成功,所以很多人都想毕业后就开始创业之路。但事实上,创业成功的真正关键在于:团队、经验、执行力,大部分创业失败不是因为点子不好,而是欠缺经验,没有团队,缺乏执行力--归根到底,积淀比点子更重要。

  没有足够的准备就去考研,注定失败;没有创业的经验和相关知识的铺垫就去创业,注定受阻,别人走过的路未必适合自己,抓紧当下的学习才是重中之重,能够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多读多学,趁着青春仍在时光尚多在大学里认认真真拿起书本,踏踏实实思考未来,不迷信学历不盲从潮流,方为上策。(张胜磊)

责任编辑:潘达
版权声明:凡本网文章下标注有版权声明的均为中国青年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使用。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如需授权,点击
 
返回首页>>

扫描二维码进入

“青年之声”微信

扫描二维码进入

中国青年网微博

扫描二维码进入

"畅想星声"全国大学生

网络歌唱大赛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