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片|评论|共青团|青年之声|青春励志|青年电视|中青看点|教育|文化|军事|体育|财经|娱乐|第一书记网|地方|游戏|汽车
习近平在这个地方,“去”与“说”皆有分量

发稿时间:2016-04-28 15:02:00 来源: 中国青年网

  美国哈佛大学校长普西曾深刻地指出,一个人是否具有创新能力,是一流人才和三流人才之间的分水岭。是的,作为一所真正的大学,除了自觉献身于渴求知识的学子外,还要用真正的高水平来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让他们真正服务于社会与未来。继前几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清华大学迎来建校105年之际发去贺信之后,4月26日,习近平在安徽考察时又走进中国科技大学,给师生上了一堂创新与修身之课,让人找到了云端的视角,看清了未来的道路。中国科技大学地位不俗,他的讲话分量亦不轻,在极短时间内密集对高校的讲话,深刻表明“创新”“人才”在他心里的分量。习近平的“去”与“说”,让师生深刻理解了什么是大学的核心竞争力,什么是人才的核心素养,什么是处世的核心哲学。下面就随学习大军一道,走进课堂,聆听他的教诲吧。

  要有发展的危机感。习近平来到中国科技大学先进技术研究院,观看了高新技术企业科技成果集中展示。他对科技人员表示,这些科研成果,表明你们在新兴产业发展方面动作快、力度大、成绩明显。并说,合肥这个地方是“养人”的,培养出了这么多优秀人才,是创新的天地。希望大家再接再厉、更上层楼。祝大家创新愉快。在参观机器人研究成果时,习近平强调,新兴产业发展令人瞩目,希望你们的事业蒸蒸日上。新兴产业是对全球未来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的主导产业,世界各国都给予高度关注。为了抢占先机,各国之间竞争激烈。今天习近平看到中国科技大学拥有如此多的科技新成果感到由衷的喜悦,是因为他看到了中国未来核心竞争力在不断增强。同时也为不断涌现的创新型科技人才而高兴。之所以高兴,是因为看到大家正在努力补齐这块人才短板,因为在这方面我们仍然存在明显的不足。2014年6月,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七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二次院士大会上,习近平指出:“我国科技队伍规模是世界上最大的,这是我们必须引以为豪的。但是,我们在科技队伍上也面对着严峻挑战,就是创新型科技人才结构性不足矛盾突出,世界级科技大师缺乏,领军人才、尖子人才不足,工程技术人才培养同生产和创新实践脱节。‘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我们要把人才资源开发放在科技创新最优先的位置,改革人才培养、引进、使用等机制,努力造就一批世界水平的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工程师和高水平创新团队,注重培养一线创新人才和青年科技人才。”高校是新兴产业研发的主要基地,也是培育创新型人才的主阵地。今天中国科技大学能凭借自己的科研成果与人才优势在“硅谷”中占有明显的一席之地,可算是中国高校在这方面获得发展的一个缩影,因为中国的很多高校在这方面都有着自己的丰硕成果与鲜明特色。不过反过来说,各高校仍要扪心自问,想在国内高校中拥有尊崇的地位,自身在这方面是否还能拿出独门秘籍以及相应的人才资源。作为国内知名的高校更要认真思考,想在全球拥有更大的知名度与影响力,与国外名牌高校相比,自身是否能够努力挤入前沿位置并拥有数量可观的顶尖人才。为此中国高校要有生存与发展的危机,要看到自己目前在勇攀世界巅峰时所处的位置,并要拼命地去超越对手。

  要有创新的使命感。习近平在先进技术研究院同科技人员交谈时强调,创新居于五大新发展理念之首。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必须用新动能推动新发展。要依靠创新,不断增加创新含量,把我国产业提升到中高端。习近平指出,我国的经济体量到了现在这个块头,科技创新完全依赖国外是不可持续的。我们毫不动摇坚持开放战略,但必须在开放中推进自主创新。习近平明确告诉大家,创新是中国经济发展中的生命线与驱动轮。面对当前经济下行的压力,最主要的遏止力与推动力是创新。中国要成功地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型,最主要的考量指标是创新力强不强。习近平站在国家战略决策的高度,告诉各高校要明白自身所肩负的创新使命。因为身似巨龙载量惊人的中国经济快车,要呼啸着前行,肯定要依靠动力强劲的创新驱动轮来推动,而这些驱动轮的研发任务主要在高校。2015年5月,在浙江召开华东7省市党委主要负责同志座谈会上,习近平指出,综合国力竞争说到底是创新的竞争。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科技创新、产业创新、企业创新、市场创新、产品创新、业态创新、管理创新等,加快形成以创新为主要引领和支撑的经济体系和发展模式。面对中国经济发展的时代要求和国家的战略决策要求,各高校要有强烈的使命感和担当感,攻克这个富有挑战性的新命题,在创新领域大胆亮剑,各领风骚,在对国家与民族作出突出贡献的同时,也铸造自身的辉煌。

  要有文化的自信感。在图书馆自习室听了同学们的话,习近平说,过去中国人口多、人手多,现在正转变成人才多。建设制造业强国、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教育是基础。我们对中国建设国际一流大学、培养国际一流人才充满自信。我们的胸襟是开放的,包容并蓄。幸福不是从天降,中国人民取得的成就是很了不起的,不要妄自菲薄,同时要自强不息。年青人在学校要心无旁骛,学成文武艺,报效祖国和人民,报效中华民族。同学们好好学吧!高校是培育高等专业人才的摇篮,目前中国高校从精英型教育向普及型教育转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培养的高等人才越来越多,这显然十分有利于国家发展的增速与后劲的增大,因为生产力的提高最终取决于劳动者综合素质的提高。同时良好的教育基础有利于培养出顶尖的人才,习近平提出开放胸襟、包容并蓄的高校办学理念,就是告诉大家国家要建设国际一流的大学、培养国际一流的人才是有着良好的现实基础的,并且是能够做得到的。作为新一代的大学生要怀着文化自信感和爱国感,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时代会让英雄大有用武之地,目前高校大学生越有文化的自信,学好真本事,将来就越会有创业的自信与事业的辉煌。

  要有为人的踏实感。在图书馆自习室里,工程学院国防生邵云飞听到总书记询问自己毕业后的打算,坚定回答:“服从祖国分配!”总书记问他:“将来立志当将军吗?”邵云飞说:“平平凡凡做好自己工作就行。”总书记点头赞许:“踏踏实实做事,踏踏实实做人。”习近平的讲话包含着为人处世的哲学,闪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光芒。踏实做事、踏实做人是做人的本分,也是个人发展的资本。有踏实的态度对事业会爱岗敬业,对人会诚信善良。与这样的人相处会让人舒心,让这样的人办事会让人放心。一个人能够坚守这种本分,自然不会受到命运的亏待,当一个人能让全世界都给你让路时,这世间还有什么路走不宽走不直呢?年轻人有如初升的太阳,拥有才能与美德,自然会有远大的前程与幸福的人生。

  韩愈在《师说》一文中说:“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习近平走进中国科技大学,成为深受师生欢迎的导师,他传播了中国发展的大道,提供了人生发展的智慧,全国高校师生能得到习近平的这番教诲,真是幸甚至哉。(学习大军)

责任编辑:李晓伟
版权声明:凡本网文章下标注有版权声明的均为中国青年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使用。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如需授权,点击
 
返回首页>>

扫描二维码进入

“青年之声”微信

扫描二维码进入

中国青年网微博

扫描二维码进入

"畅想星声"全国大学生

网络歌唱大赛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