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片|评论|共青团|青年之声|青春励志|青年电视|中青看点|教育|文化|军事|体育|财经|娱乐|第一书记网|地方|游戏|汽车
让“硬政策”不再遭遇“软抵抗”

发稿时间:2015-01-20 09:46:07 来源: 南方日报 中国青年网

  “这可能是10年来经营业绩最低的一年,各高尔夫球俱乐部营业收入至少下降了20%-40%不等。”在自上而下的严管之下,此前高歌猛进的中国高尔夫球行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大萧条”,一部分球场已经开始寻找转型之路,但大部分球场执拗于“扛到最后”,仍然对“政策解冻”抱以希望。

  政策会不会解冻?从2004年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暂停新建高尔夫球场的通知》至今,国家相关部门先后下发近10道禁令,而且一次比一次严厉,由此可以预见,我国的高尔夫球场建设政策在一定时期内不可能解冻。然而,一些地方在落实政策时却存在“变相解冻”的可能。这样的“软抵抗”曾屡试不爽,其结果直接反映在高尔夫球场数量上——据不完全统计,2004年全国球场数量不到200家,10年后不减反增,已经超过600家。正是因为我国高尔夫球场建设长期存在着“禁止却繁荣”的畸形景象,所以使得不少球场今天依然坚信能够扛过萧条期。而所谓对“政策解冻”抱以希望,不过是期待地方“变相解冻”罢了。

  未批先建、违规审批是绝大多数高尔夫球场“变相解冻”的惯用招数——起初并非以高尔夫球场的名义,而多以借口重大赛事、绿地和度假区等建设名义,向发改委、国土部等部门申报而成,然后以“体育休闲娱乐”等为名向工商部门登记,如此变相实现“超范围经营”。一个高尔夫球场,其实是开发商谋求地产暴利、地方政府渴望政绩形象等诸多利益冲动的交汇点。违建球场大多与地产项目相连,二者几乎成为一对“孪生兄弟”,不少背景“硬”、不差钱的地产开发商公然用高尔夫球场为地产项目“镀金”,借以大幅提升地产项目“附加值”或聚集人气。而一些地方政府则认为,这样的项目不仅能够增加地方GDP,还可以加快城市化和旅游业的发展。就这样,一批批违法违规的高尔夫球场如春笋般冒出、生长、经营、壮大……

  高尔夫球场的野蛮发展,不仅违反了相关土地政策,产生了一连串的征地和拆迁矛盾,而且也成了一些党员干部腐败堕落的温床,“好多交易都是在打球过程谈成的”。根据公开的落马官员细节,与高尔夫沾边的不在少数:海南省原副省长谭力被中纪委调查之前还在外省由私企老板陪同打高尔夫球;药监局医疗器械司原司长郝和平因受贿罪入狱,受贿的3张高尔夫会员卡价值超过了50万元……随着去年7月国家发改委、国土资源部等11个部委联合下发《关于落实高尔夫球场清理整治措施的通知》,全国再次掀起整治高尔夫球场的浪潮。与此同时,随着中央八项规定的严厉实施,以及整治会所腐败、清退会员卡等专项行动的开展,还有纪检监察部门的重拳反腐,高尔夫球场的消费急剧下滑,从而间接起到了整治高尔夫球场的目的。此外,一些地方通过“将高尔夫球场纳入特殊用水行业”等市场化手段,推动行业重新洗牌。在这些强有力的政策作用下,我国高尔夫球场已经进入“禁止萧条”阶段。

  现在已经迎来了高尔夫球场治理的最好阶段,为使国家的“硬政策”得到不折不扣的落实,一方面,要继续通过行政整治、市场倒逼、纪律约束等手段,推动我国高尔夫球行业走上健康发展轨道;另一方面,必须加强监管和问责力度,对于那些违规审批、未批先建的单位和部门严肃追究法律责任,从而给全社会明确一条不容践踏的“红线”。但凡在国家政策面前,任何地方和部门都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没有变通走样的空间。(丁建庭)

责任编辑:褚津笙
返回首页>>

扫描二维码进入

“青年之声”微信

扫描二维码进入

中国青年网微博

扫描二维码进入

"畅想星声"全国大学生

网络歌唱大赛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