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片|评论|共青团|青年之声|青春励志|青年电视|中青看点|教育|文化|军事|体育|财经|娱乐|第一书记网|地方|游戏|汽车
民意奔腾的年代,谁用红头文件“封嘴”?

发稿时间:2010-09-15 10:16:00 来源: 中国青年网

  今年9月4日,邳州论坛曝光台上一个题为《关于查处个别教师网络违规违法行为的通报》的帖子引起网友的关注。帖子内容大致如下:邳州教育局今年8月27日向该市各中小学、民办学校等机构下发了一个红头文件。文件称,去年以来邳州已有3名教师因在互联网上散布不实言论被拘留,广大教师“要注意形象,讲政治,讲大局,不该做的事不要做、不该说的话不乱说”。文件的真实性昨天得到了邳州市教育局办公室主任高福新的证实,他表示:“教育局并不排斥教师通过正确渠道反映正当诉求。”(9月14日环球时报)

  对于教育部门下发的红头文件,邳州一位教师告诉记者,去年以来确有教师因为工资、招聘教师考试、公积金等在互联网上反映问题,或许是觉得影响了当地的稳定,教育局这才发文。人们不止一次在一些敏感事件中屡次看到“维稳”的旗号。维稳,维稳,多少不仁不义之事假汝之名大行其道!“网络言论影响稳定”的定论成为“维稳思维”异化扭曲的堂而皇之理由,正是在这样的思维之下,才有了散布“不实言论”遭遇拘留,才有了推卸责任的“遮羞布”,才有了隐瞒实情的“挡箭牌”,才衍生出拿公权大棒吓人、捂教师嘴巴“红头文件”。

  “恫吓之举”折射出某些官员报喜不报忧的“鸵鸟心态”。似乎封了别人的嘴巴,就能充耳不闻那些负面的言论和棘手的问题了,就耳不听心不烦了。而“鸵鸟心态”的背后是扭曲的发展观、政绩观在作祟。在某些官员心目中,批评之声不是良药苦口,而是阻隔晋升之路的“乌鸦之鸣”;善意建议不是集思广益,而是影响官员政绩的“不祥之兆”。于是乎,他们不惜利用手中公权,展开删帖公关,封杀网上言论,关闭网络论坛,威胁发帖网民,甚至是不计成本,“跨省追捕”,以“不实言论”之罪名抓你没商量!殊不知防民之口,甚于防川。“下面堵漏,上面洞开”,网民“异地发帖”、“越级发帖”,借助舆论扩大影响表达利益诉求,推动问题解决,成为“信访不信法”瓶颈效应的现实推手。

哪些人在打延迟退休的算盘?

李连杰称或将中断壹基金 回应“虚伪”慈善

菲律宾司法部长改口否认警察未射杀香港人质

“软待遇”成为求职者找工作关注的重要因素

责任编辑:杨雪

扫描二维码进入

“青年之声”微信

扫描二维码进入

中国青年网微博

扫描二维码进入

"畅想星声"全国大学生

网络歌唱大赛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