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片|评论|共青团|青年之声|青春励志|青年电视|中青看点|教育|文化|军事|体育|财经|娱乐|第一书记网|地方|游戏|汽车
宪法日,学习习近平指示中的法治精神

发稿时间:2016-12-06 07:24:00 来源: 中国青年网

  2016年是“七五”普法的开局之年,“七五”普法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在全社会开展宪法教育,弘扬宪法精神,树立宪法权威。这不,在第3个国家宪法日到来之际,国家主席习近平又作出重要指示。12月4日,是中国的“宪法日”。之所以确定这一天为“宪法日”,是因为中国现行的宪法,在1982年12月4日正式实施,意义重大。中国自古有依法治国的传统。贤明的尧治理天下时,皋陶被任命为大法官。有一次,皋陶将要以死刑处罚那些犯了罪的人,说应该杀了他们理由有多种,然而尧却说应该宽宥他们的理由有多种,所以天下人畏惧皋陶执法之严格,而喜欢尧宽宏大量。这是“三杀三宥”的典故,出自宋代大文豪苏轼的《刑赏忠厚之至论》。这体现圣人以君子长者的风度,忠厚爱护着百姓。当百姓做不良之事,处罚他之余,又哀怜同情他,希望他抛弃错误而开始新生。这体现古代人恤刑的思想。在习近平主席曾经工作的地方宁德,也出现这样的法治人物,他是明代刑部尚书林聪。林聪给明英宗的《乞缓重狱疏》,提出“秋后决”的观点,建议对死刑犯春判冬决,便于死刑复核,从而减少错杀。英宗采纳了他的建言,天顺三年就下诏曰:每岁霜降后,“三法司”会同廷臣审录重囚,谓之朝审,遂为永制。上述虽为死刑之故事,但足可见法律是治国之重器!今天,理解习近平主席在宪法日的新指示,对如何做好依法治国,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十分重要!

  依宪执政是基础。习近平强调:“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宪法规定了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制定和修改程序比其他法律更严格。制宪过程是一次体现民主原则的立法过程,同时也是一场法制教育,人民在亲身参与中理解和评价宪法草案的精神和内容。从宪法草案的起草、讨论、修改、审议到通过,每一步都体现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样的法律得到民意支持,得到群众的认可接受,才能讲的清楚、辩的明理、用的正确,做到符合人民当前、长远的根本利益。“坚持依宪执政”是“坚持依法治国”核心要义中的核心。应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正如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在2002年浙江省暨杭州市纪念现行宪法颁布实施二十周年的讲话中指出:“党领导人民制定了宪法与法律,党领导人民遵守和执行宪法与法律,党还要在宪法与法律的范围内活动,不断提高依法执政能力与水平。”法外没有特权,民主同时意味着人民当家作主,可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和社会等各方面事务。

  “五四宪法”是源泉。习近平认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制定了‘五四宪法’。设立‘五四宪法’历史资料陈列馆,对开展宪法宣传教育、增强社会主义民主法治意识、推动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具有重要意义。”杭州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五四宪法”起草地。毛泽东主席历来重视宪法,早年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他就领导制定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真正属于劳动人民的宪法性文件一一《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建国初期,1952年12月24日,周恩来总理在中国政协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召开扩大会议时提议:由政协全国委员会向中央人民政府提议,于1953年召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宪法。1953年1月13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举行第二十次会议,毛泽东主席宣布决定成立经过精挑细选33人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起草委员会。毛泽东主席亲自率领的宪法起草小组从1953年12月27日进驻杭州,住进了位于西子湖畔的刘庄一号楼。毛泽东主席首先提出了宪法起草的原则:“我们社会主义宪法,一要坚持人民民主的原则,二要坚持社会主义的原则。”直至1954年3月15日离杭返京,历时两个多月“四读通稿”,起草小组圆满完成宪法草案的起草任务,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在杭州初具雏形,这凝结了无数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思想结晶。宪法起草委员会从1954年3月23日到同年9月12日一共举行了9次全体会议,期间宪法草案经历三次讨论,1.5亿人次参与大讨论,收集100多万条意见,最终形成1954年宪法。这部宪法继承了共同纲领的建国目标,延续着中国共产党人的宪法观,奠定了新中国的基本政治和法律制度,开启了中国社会主义宪法的崭新历史。杭州与宪法有了不解之缘后,故在杭州西湖畔北山路84号大院内设立“五四宪法”历史资料陈列馆,当是众望所归。

  宣传教育是途径。习近平指出:“开展宪法宣传教育是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任务。‘五四宪法’历史资料陈列馆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努力为普及宪法知识、增强宪法意识、弘扬宪法精神、推动宪法实施作出贡献。”诚如刘少奇在一届人大一次会议上的报告中指出的:“我们的宪法草案结合了中国的经验和国际经验。”这种经验在继承。多年来,我们的立法在批判基础之上合理吸收了古今中外的优秀法律文化、法律思想,对完备社会主义法制起着重要推动作用。“五四宪法”历史资料陈列馆的开馆,是开展2016年国家宪法日暨全国法制宣传日“大力弘扬法治精神,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主题活动之一,也是宣传法治的大事。陈列馆,不仅收藏了大量珍贵文物、文献资料和历史档案,更重要的是利用好法制宣传阵地,普及宪法与法律知识,讲好法制故事,讲明法理,让法治思维入脑入心。十八届四中全面部署全面依法治国,开辟了依法治国的新时代,让宪法知识、意识、精神、实施全面展开落实,对建设法治国家尤为重要。这是中国法治走向现代文明的标志之一。(学习大军)

责任编辑:李晓伟
版权声明:凡本网文章下标注有版权声明的均为中国青年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使用。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如需授权,点击
 
返回首页>>

扫描二维码进入

“青年之声”微信

扫描二维码进入

中国青年网微博

扫描二维码进入

"畅想星声"全国大学生

网络歌唱大赛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