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片|评论|共青团|青年之声|青春励志|青年电视|中青看点|教育|文化|军事|体育|财经|娱乐|第一书记网|地方|游戏|汽车
控制艾魔技术防治重于道德说教

中青网评

发稿时间:2016-12-03 08:57:00 来源:中国青年网 作者:邓海建

  岁月流变,星移斗转。

  人类用300万年完成身体进化,再用5000年完成文明进化。而文明之迭代演进,恰在于对恐惧的祛魅、对未知的释然,对自我的体认、对万物的了然——我们对艾滋病的认知与应对,亦是文明进化的这一流程。

  2016年12月1日,是第29个世界艾滋病日,今年中国的宣传主题是“携手抗艾,重在预防”。中国疾控中心发布的法定传染病报告显示:今年1月至8月艾滋病新发病例34401例,死亡8817例。有报道称,艾滋病患者的年龄结构中,主要有年轻人和老年人两个高峰,年轻人传播渠道主要是男男性传播,而老年人主要是异性传播。央视主持人、中华红丝带基金宣传大使白岩松认为,一老一少两个高峰,其实也是警示我们预防工作要分门别类、因人制宜。

  坦白说,每年的世界艾滋病日,宣传与鼓呼并不少,所言所语、所陈所述,大概在于两个层面:一是科普,不懈怠地澄清谣言;二是平权,不停步地反对身份歧视。这些当然是重要的,用辩证法的话说,承认矛盾是解决矛盾的前提。何况,在工业4.0年代,人类对疾病的认知,也在不断升级换代。因此,跟街头“求抱”的艾滋病患者真情拥抱,上下班路上传递代表爱心的红丝带,在祝福板上写下温馨的祝福话语……这些冬日里的公益之举,既走心,更暖心。

  时至今日,确实有必要剥离艾滋病患者身上的道德隐喻了。上世纪80年代,艾滋病刚刚流布,美国作者桑塔格在1989年写下《艾滋病及其隐喻》,她说:“对于艾滋病这种带来如此之多的犯罪感和耻辱感的疾病来说,使其从意义、从隐喻中剥离出来,似乎特别具有解放作用,甚至是抚慰作用。不过,要摆脱这些隐喻,不能仅靠回避它们。它们必须被揭露、批判、细究和穷尽。”疏忽近30年过去,世人有能力解释这种疾病的来龙去脉,并早该从虚妄的道德说教层面,走向务实扎实的技术防治。

  俗话说,“喊破嗓子,不如甩开膀子。”没有什么比事实更震撼,没有什么比技术更诚实。从歧视性悖论中走出来,从道德说教的制高点走下来,让防控彰显控制艾魔的力量,宣教的小喇叭也许就可以降低几个分贝。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发布一份报告就提到,自2000年以来,全球应对艾滋病取得显著进展。2014年全球新增艾滋病病毒感染人数相比2000年的高峰时下降了35%,与艾滋病相关的死亡人数也降低42%。数字背后,是人类已无限接近解决艾滋病毒的最终方案。实际上,自从1996年医学上尝试通过三种或三种以上的抗病毒药物联合使用来治疗艾滋病的“鸡尾酒”疗法以来,对于艾滋病毒的抑制效果越来越好。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甚至很有信心地提出,到2030年结束艾滋病流行。

  眼下要做的,除了技术防治,还是技术防治。治病,才能救人。技术给生命“护驾”的安全感,强过一切的砌词狡辩。道理亦不复杂:有药可医,疾病才不至于成为洪水猛兽。指望一“套”了之,终究治标不治本。须知,“治疗如同预防”是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提出的控制艾滋病流行的策略。不久前落幕的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亦给艾滋病等“可控的慢性病”防控与管理提供了“行动指南”。习近平总书记在会上强调,要坚定不移贯彻预防为主方针,坚持防治结合、联防联控、群防群控,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全生命周期的卫生与健康服务。一句话,防治是行动队,说教是清谈馆。

  人类抗艾35年,其实也反复证明一点:相信技术的力量、推进防治的发展,永远比抽象的道德说教更靠谱,比无谓的价值抒情更务实。不难想象,设若技术防治降服了艾魔,道德隐喻或权利歧视,恐怕终究也就花谢水流去了。(中国青年网特约评论员 邓海建)

责任编辑:李晓伟
返回首页>>
版权声明:凡本网文章下标注有版权声明的均为中国青年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使用。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如需授权,点击
 

扫描二维码进入

“青年之声”微信

扫描二维码进入

中国青年网微博

扫描二维码进入

"畅想星声"全国大学生

网络歌唱大赛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