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一定听过习近平“四下基层”的故事,但你见过习近平到一线慰问园丁,倾听教师呼声的故事吗?1991年9月9日,时任福州市委书记的习近平在第七个教师节的表彰大会上强调,“各级党政领导要经常深入学校,倾听教师的意见和呼声,积极热情支持教育工作,尽最大努力为他们排忧解难;进一步动员全党全社会力量,为教育事业办好事、办实事,以推动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习近平不仅是那样说,也是那样做。当天下午身先士卒,看望、慰问部分教师,倾听他们的心声。
当时听说原十七中学校长刘仰文病了,习近平来到他的病榻前,握着他的手,深情地说:“您培育了那么多学生,也培养了那么多教师,党和人民感谢您!祝您早日康复。”刘仰文的家庭可以说是教育之家,全家26人,有21人从事教育。刘仰文的女儿刘美珍教授向习近平汇报华南农村实验儿童优教所的情况,受到肯定。现在有些干部忌医讳病,看见群众生病,能躲多远就躲多远,哪里还会像习近平那样到病人跟前嘘寒问暖,更不会听人家说什么,有什么诉求。
在走访过程中,习近平不断向教师们征求意见,对他们反映的意见一一给予答复、解释或当场拍板解决。福高一级教师陈惟乐、师专副教授林家恒等反映教师住房困难等若干情况。习近平听后,感慨地说:“群众衣食住行是党和政府最关心的一件事。到2000年,我市要基本实现一房一住户的目标。人民教师很辛苦,教师的住房要按照房改的精神与要求,给予一定的倾斜、统筹,逐步加以解决。”他当场还拍板福州师专教工宿舍楼尽快上马。习近平通过一线调研的办法,了解群众困难,积极想办法,求真务实,解决问题。在习近平关心下,安排1000万元为三叉街、鳌峰洲等13所市区学校征地144.84亩;拨款100万元,解决34所小学的危房修缮;解决110户教职工搬迁新居;解决市属学校教职工夫妻分居203人;民办教师转正283人;为225名教师或家属办理“农转非”。习近平习近平亲民爱民,走进群众的心坎,为民办实事。有了这样的实干家,我们有什么理由不欢迎他,支持他?
目前,教育资源还是比较稀缺,配置不均衡,师资投入在不同地区、在城乡之间、在不同学校之间存在差异。城市的学生都向往名校、重点学校。与划片教育挂钩的学区房房价高得吓人。今年上海楼市进入复苏通道后,在利好政策刺激下,名校的学区房瞬涨,最高达18.9万元/平方米,这不是一般老百姓能否负担得起。农村家长因乡下学校的合并,犯愁学生的寄宿难、管理难的问题。因城镇化、人口流动等原因,农村生源明显减少,城镇生源增加,出现农民工子弟学校。有的地方只是采取驱赶政策,关停农民工子弟学校,没有真心想办法扶持民间教育,解决问题。等等。“一双善于倾听的耳朵,胜过十张能说会道的嘴巴。”习近平关心老师,倾听教师的心声,拉近与群众距离;光有倾听的耳朵还不够,还要眼到心到,通过征求意见的调研,关心教育,通过深化改革、发展解决问题。如果每位领导都像习近平那样礼贤下士、尊师重道、知情达理、贴心民意,中国教育的春天还会遥远吗?(学习大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