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片|评论|共青团|青年之声|青春励志|青年电视|中青看点|教育|文化|军事|体育|财经|娱乐|第一书记网|地方|游戏|汽车
习近平打造银丝下的春天

发稿时间:2016-05-31 08:51:00 来源: 中国青年网

  大家还记得今年一月被刷爆屏的那位“网红”老人吧,一位叫小野杰西(中国人哟)的摄影师将85岁的爷爷接到城里,换了一身行头,用镜头创造了奇迹。绅士的气质,时髦的装扮,优雅的风度,让一个原本只身独守乡野的耄耋老人帅遍了全世界。这不是搞笑,小野杰西说,想用镜头告诉人们,多关心孤独老人,这是在关心自己的将来。确实老龄社会是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时无法回避的问题。据报道,2015年我国60岁以上人口升至2.2亿,占比16.1%。也就是说,中国每6个人中,就有1个人是老年人。“未富先老”和“未备先老”的特征日益凸显,人口老龄化压力异常严峻,如何应对老龄化浪潮,让2.2亿老年人不仅老有所养,更老有所为、老有所乐已迫在眉睫。

  5月27日中央政治局就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形势和对策举行第三十二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学习时强调,坚持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全民行动相结合,坚持应对人口老龄化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坚持满足老年人需求和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相结合,努力挖掘人口老龄化给国家发展带来的活力和机遇,努力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推动老龄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习近平关心人口老龄化,将其定位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全新战略高度,彰显的是其作为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的全局思想。老龄社会是一个国家文明发展程度较高的标志之一,健全的保障、进步的医疗、尊老的风气等诸多条件的具备,才能让老年人延年益寿、颐养天年。一个国家解决好老龄社会的问题不仅是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的体现,还涉及到国家的长治久安。孟子曰:“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党与政府始终将老龄社会问题摆上议事日程,就是为了破解社会发展中必然遇到的瓶颈。习近平强调,要着力健全老龄工作体制机制。要适应时代要求创新思路,推动老龄工作向主动应对转变,向统筹协调转变,向加强人们全生命周期养老准备转变,向同时注重老年人物质文化需求、全面提升老年人生活质量转变。要完善党委统一领导、政府依法行政、部门密切配合、群团组织积极参与、上下左右协同联动的老龄工作机制,形成老龄工作大格局。要保证城乡社区老龄工作有人抓、老年人事情有人管、老年人困难有人帮。要健全社会参与机制,发挥有关社会组织作用,发展为老志愿服务和慈善事业。党与政府、社会与家庭及老人自身等“三方”是解决老龄化社会问题的构成要件,“三方”各有其责,“三方”必须形成合力,形成联动的工作体制机制才能有效解决这个社会大问题,为此习近平对会战“三方”各有要求。“三方”谨记要求,各司其责,各尽其力,才能破解难题,如此国家才会变得更加繁荣强大,人民才会活得更加体面富足。

  社会之责核心在“尊亲敬老”。习近平指出,要着力增强全社会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思想观念。要积极看待老龄社会,积极看待老年人和老年生活,老年是人的生命的重要阶段,是仍然可以有作为、有进步、有快乐的重要人生阶段。有效应对人口老龄化,不仅能提高老年人生活和生命质量、维护老年人尊严和权利,而且能促进经济发展、增进社会和谐。敬老爱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要把弘扬孝亲敬老纳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建设具有民族特色、时代特征的孝亲敬老文化。要在全社会开展人口老龄化国情教育、老龄政策法规教育,引导全社会增强接纳、尊重、帮助老年人的关爱意识和老年人自尊、自立、自强的自爱意识。要加强家庭建设,教育引导人们自觉承担家庭责任、树立良好家风,巩固家庭养老基础地位。老龄化问题是一个世界性问题,人口老龄化让社会增加消费资金,减少积累资金,让年轻一代为此付出更多的时间与精力,但决不能将老龄化问题视作社会的包袱与累赘,因为谁都有老去的一天。态度决定一切,消极看待问题只能阻滞社会发展,积极面对问题才能找到解决的有效途径。任何问题都是前行中的台阶,问题的背后就是机遇。假如一个社会“是孩子的天堂,中年人的战场,老人的地狱”,这种社会肯定不是我们想要的社会。如果一个社会给一个曾为之奉献的人带来晚景的孤单与凄凉,那么这个社会是不公平的。我们只有解决好当前老龄化的社会问题,努力从中制造社会发展新的增长点,才能让人们对国家与社会产生更强烈的信任感与奉献感,国家才会进步,社会才会和谐。解决老龄化问题需要用积极的态度来看待,也需要用道德的力量来促进。孝亲敬老是中华传统美德,弘扬传统美德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魏晋时期李密写的《陈情表》字字泣血,句句带孝。李密为尽孝愿辞去高官厚禄与祖母生死相依。古人有云:“读《出师表》,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忠;读《陈情表》,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孝;读《祭十二郎文》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友。”古人孝行天下,今人更应自觉孝亲敬老,这不单是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是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与传承,如果今人不讲孝道,那是对传统文化精髓的背叛,愧为炎黄子孙。全社会营造浓厚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氛围,有利于社会的细胞——家庭对孝道的遵从与践行。“乌鸟私情,愿乞终养”,晚辈对长辈尽孝是法律上的义务,也是道德上的要求。父母是子女最好的榜样,一个讲究孝道家庭的必是吉庆良善的家庭。传承好家风,子女会善待自己,孝敬父母是给自己储备晚年的幸福。

  党政之责关键在“另开生面”。习近平指出,要着力完善老龄政策制度。要加强老龄科学研究,借鉴国际有益经验,搞好顶层设计,不断完善老年人家庭赡养和扶养、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社会优待、宜居环境、社会参与等政策,增强政策制度的针对性、协调性、系统性。要完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的配套政策法规,统筹好生育、就业、退休、养老等政策。要完善养老和医疗保险制度,落实支持养老服务业发展、促进医疗卫生和养老服务融合发展的政策措施。要建立老年人状况统计调查和发布制度、相关保险和福利及救助相衔接的长期照护保障制度、老年人监护制度、养老机构分类管理制度,制定家庭养老支持政策、农村留守老人关爱服务政策、扶助老年人慈善支持政策、为老服务人才激励政策,促进各种政策制度衔接,增强政策合力。欧美国家及邻国日本都是进入老龄社会的国家,这些国家在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上都有许多可借鉴之处。解决老龄化问题主要在于针对老年人的特点不断完善相关的社会保障制度。目前老龄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空巢老人、鳏寡老人、失能和半失能老人数量在不断增多,这些都是党与政府要重点考虑的问题。提高老人“养”的问题是根本,完善赡养、扶养、救助、福利等方面工作,才能让老人活得有质量,避免晚景凄凉;完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的配套政策法规,能让老人活得有尊严,避免沦落为社会的边缘人。完善养老和医疗保险制度,能消除老人的后顾之忧,避免因病致贫。建立老年人状况统计调查和发布各种相关制度,能够让全社会随时关注人口老龄化问题,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让老年人得到各方面的照顾,彰显以人为本的思想。总之,老年人作为庞大的社会群体存在,需要建立与之相对应的庞大配套工程,做好服务工作,切实体现出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习近平强调,要着力发展养老服务业和老龄产业。我国老年群体数量庞大,老年人用品和服务需求巨大,老龄服务事业和产业发展空间十分广阔。要积极发展养老服务业,推进养老服务业制度、标准、设施、人才队伍建设,构建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更好满足老年人养老服务需求。要培育老龄产业新的增长点,完善相关规划和扶持政策。新的社会问题催生出新的社会产业,政策引导社会行为。目前国家一直在强调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发展养老服务业和老龄产业正是这项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这里头蕴藏着无限商机,因为巨大的社会需求容易产生规模效益。老年人服务需求大,涉及空间广,配套工程多,更何况国家正大力进行政策扶持,完全可能因之产生一个庞大的产业链,如果这个新的经济增长点得到蓬勃发展,那么产生经济效益是不可估量的,如此一来又促进养老服务质量与水平的提高,在这种良性循环下,经济发展和社会的文明程度将大大提高。

  老人之责要点在“老当益壮”。习近平指出,要发挥老年人优良品行在家庭教育中的潜移默化作用和对社会成员的言传身教作用,发挥老年人在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中的经验优势和威望优势,发挥老年人对年轻人的传帮带作用。老年人阅历丰富、威望高,这是年轻人所缺乏的,充分发挥其作用将是全社会难得的财富。子女成长,家庭教育尤为关键,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他们的为人处事、言行举止将直接影响孩子的成长。习近平深知其理,也深受其利。“父亲从不居功,从不张扬,对自己的辉煌业绩视如烟云。这才是成大事者的风范,永远值得我辈学习和效仿。”“我们从小就是在父亲的这种教育下,养成勤俭持家习惯的。”这是时任福建省省长的习近平给其父88岁寿辰拜寿信的部分内容。了解这些,你将不再惊诧于习近平缘何严谨低调、求真务实;缘何甫一上任便严抓“八项规定”,狠扫“四风”。可以说,习老一生的“以身作则”深深地印烙在习近平身上。习近平此番言论是希望通过国家、社会、家庭及老年朋友的共同努力,盘活2.2亿这一庞大的群体,真正实现“家有一老,如有一宝”。

  习近平指出,要为老年人发挥作用创造条件,引导老年人保持老骥伏枥、老当益壮的健康心态和进取精神,发挥正能量,作出新贡献。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应是全体人民共同参与的伟大事业,“十三五”规划中最为重要的思想便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而贯穿其中的是维护和保证公平正义,创造条件,保障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多渠道发展老年事业,营造条件,调动老年朋友的参与性、创造性,这是每个人都该有的自觉和担当。如此,方能补齐老龄化进程中的“短板”,让老年朋友在实现全面小康社会进程中齐头并进,共享胜利果实。年轻时,老一辈们挥洒着汗水与辛劳,“不坠青云之志”;年老时,他们依旧为社会进步发挥余热,“不移白首之心”。

  “银丝潮”已悄然降临,但这未必是国家难以承受之重。“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我们信心满满!(学习大军)

责任编辑:杨丽
版权声明:凡本网文章下标注有版权声明的均为中国青年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使用。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如需授权,点击
 
返回首页>>

扫描二维码进入

“青年之声”微信

扫描二维码进入

中国青年网微博

扫描二维码进入

"畅想星声"全国大学生

网络歌唱大赛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