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片|评论|共青团|青年之声|青春励志|青年电视|中青看点|教育|文化|军事|体育|财经|娱乐|第一书记网|地方|游戏|汽车
龙与象,习近平怎么看?

发稿时间:2016-05-27 15:03:00 来源: 中国青年网

  中国、印度,是当今世界上两个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增长速度最快的新兴经济体。自古以来,两大文明古国就在互相交往当中共同推进亚洲在世界政治格局中的地位。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曾说,只有中国和印度都起来了,才会有真正的“亚洲世纪”;印度的“圣雄”甘地则认为“中国和印度是同舟共济、患难与共的同路人”。当然,在这两个亚洲最大国家分别崛起的过程中,国际上也有一些论调认为:中国和印度是未来的竞争对手。这种论调一方面肯定了中国和印度在地缘政治当中的重要地位,另一方面也确实点出了中印之间需要解决的问题。这不,继习近平主席2014年访问印度、2015年分别在西安、乌法会见印度总理莫迪之后,这两天,印度的总统慕克吉应邀访华了。那么,“中国龙”和“印度象”之间究竟是什么关系,习近平主席希望双边关系朝着什么样的方向发展,学习大军为您解读:

  一是经济上释放潜力。最近一个时期,世界经济整体低迷、复苏乏力,主要经济体走势分化,而中国和印度都能够通过深化改革,继续保持经济的中高速增长。作为两个最大的新兴经济体,中国被称为“世界工厂”,而印度被称为“世界办公室”,中印之间发展优势互补,深化双边的经贸合作潜力巨大。2014年9月,习近平访问印度的时候就表态“中国愿同南亚国家携手努力,争取在未来5年将双方贸易额提升至1500亿美元,将中国对南亚投资提升到300亿美元,将为南亚国家提供200亿美元优惠性质贷款”,而作为南亚最大的国家印度,去年和中国的双边贸易就突破了700亿美元。去年的乌法会议上,印度总理莫迪表示近年来两国经贸合作进一步扩大,科技、基础设施等领域合作项目不断推进,印度欢迎更多中国企业赴印投资。这次同慕克吉的会面,习近平进一步要求“双方要释放务实合作潜力,推动铁路、产业园区、智慧城市等合作实现早期收获,探讨在新能源、节能环保、信息技术、人力资源等领域实现优势互补,加强产能、投资、旅游、服务贸易等领域合作”,充分释放两国在经济合作上的潜力。

  二是文化上深化交流。中印两个文明古国皆有着灿烂悠久的历史,皆走过了漫长曲折的独立之路,皆踏上了充满希望的复兴进程。两国文明互鉴早有传统,有文字可考的交往历史长达2000多年,东汉时期,白马驼经、佛教东渐;大唐盛世,玄奘西行,学习大乘佛法;大明王朝,郑和七下西洋、六次抵达印度。中国的造纸、养蚕、瓷器传入印度,印度的歌舞、文学、制糖传入中国。上个世纪,印度作家、世界文豪泰戈尔访问中国,离开时说“我的心留在这里了”。习近平访问印度时,同意拓展青年、文化、教育、旅游、宗教、媒体方面的合作,制定了中国-印度文化交流计划,决定增开经乃堆拉山口的朝圣路线,以便利印度香客赴中国西藏的神山圣湖朝圣,“目的就是弘扬两国古代人文精神,重现中印两大文明交流互鉴的盛景”。习近平从小就对印度文明充满着浓厚的兴趣,涉猎过有关吠陀文化、孔雀王朝、莫卧儿帝国等历史书籍,并且从印度人民反抗殖民的历史中“参透一个伟大民族的发展历程和精神世界”。这次在同慕克吉总统的会谈中,习近平表示要拉近人文联系纽带,继续积极落实中印文化交流计划,深化文化上的交流与合作。

  三是战略上保持沟通。近年来,中印双边关系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时期,中国提出了“一带一路”倡议,印度也在积极推进“向东行动”倡议,中国愿意将二者进行对接。习近平曾说:“中印一个声音说话,全世界都会倾听;中印携手合作,全世界都会关注。”因此,中印两国应该加强在全球事务中的战略协作,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坚持战略对话、共同维护双边关系积极发展的势头,开创合作共赢的新局面。去年在同莫迪总理的会谈中,习近平指出,双方要保持高层接触,加强各层级战略沟通。作为邻居,由于历史遗留原因,在边界问题上难免磕磕碰碰,习近平一直希望两国不要把眼睛只盯在分歧上而忽略了友谊与合作,更不能让两国关系受到干扰。这次和慕克吉的会谈,习近平指出,“双方要筑牢政治互信基石”。两国领导人应该保持战略沟通,完善中印关系顶层设计,用好各类双边对话机制,增进相互理解和信任。

  中印两国人口加起来有25亿,占世界总人口的三分之一,习近平曾经用一句古话形容两国关系“邻居好,赛金宝”。中国正在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前进,印度也在朝着“印度梦”迈进。中印双方应该是彼此发展,互为机遇,而不是相互拆台、同床异梦。习近平把握住中印关系发展的大方向,“有能力、有智慧走出一条相邻大国友好相处之道”,使我们相信中印双方的关系一定会发展得更快、更好,更多地造福两国人民。(学习大军)

责任编辑:杨丽
版权声明:凡本网文章下标注有版权声明的均为中国青年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使用。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如需授权,点击
 
返回首页>>

扫描二维码进入

“青年之声”微信

扫描二维码进入

中国青年网微博

扫描二维码进入

"畅想星声"全国大学生

网络歌唱大赛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