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片|评论|共青团|青年之声|青春励志|青年电视|中青看点|教育|文化|军事|体育|财经|娱乐|第一书记网|地方|游戏|汽车
石榴籽托起中伊千年梦

发稿时间:2016-01-25 09:05:00 来源: 中国青年网

  据晋·张华《博物志》载:“汉张骞出使西域,得涂林安石国榴种以归,故名安石榴。”诗中的“安石”即“安息”之音变,安石榴由此而得名,后来简称为“石榴”,而当时的安息国便是如今的伊朗。1月21日,在对伊朗进行国事访问之际,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伊朗《伊朗报》发表题为《共创中伊关系美好明天》的署名文章,他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四个维度描绘了中伊在“一带一路”上的合作蓝图。

  增强政治互信,筑牢合作之基。“古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在2000多年交往中积累了信任,深化了友谊,促进了合作。建交45年来,中伊两国克服困难和阻力,传统友谊历久弥坚,务实合作成果丰硕。”自建交以来,中伊关系之所以能经受国际风云变幻的考验而日久弥坚,靠得正是坚固的政治基础。一方面,中伊两国同是发展中国家,两国面临的问题相似,都以发展为主要目标;另一方面,尽管两国的社会意识形态迥异,但双方秉持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坚定立场,尊重彼此,不侵犯、不干涉,不受大国摆布。“我们将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密切政党、立法机构、地方等方面交往,深化双方在上海合作组织、亚信、联合国等多边框架内合作,不断增进政治互信,丰富战略关系内涵。”只有政治基础牢固了,合作才能有条不紊,有序进行;只有扩大合作之基,才能化解分歧,达成共识,进一步深化合作。习近平字里行间透露的是对双方关系的满满自信和无限期待。中伊友谊源远流长,相信经过习近平谋兵布阵后,中伊两国合作之路势必越走越稳。

  坚持互利共赢,共享繁荣发展。“中方将秉持合作共赢理念,加强中伊发展战略对接,深化互利合作,各施所长,各尽所能,更多惠及民众,实现共同繁荣。”不可否认,中伊有着极为互补的经济优势。一方面是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经济取得了长足发展,“中国在资金、技术、装备等方面已经形成较大优势”;另一方面是“伊朗资源丰富,劳动力充足,市场潜力大,处于推进工业化、现代化进程的关键阶段”。市场自由选择和智能优化使得“中伊资源禀赋和合作优势互补性强”。事实也证明,伊朗丰富的能源助力了中国经济的迅猛腾飞,而中国较强的技术、资金和丰富多样的商品也极大地帮助了伊朗经济的发展。中伊双方创造了互利共赢的典范。因此,相信只要中伊双方一如既往地共同秉持互利共赢的原则,两国经济势必将迎来发展新契机。

  促进互联互通,扩大务实合作。“互联互通是贯穿‘一带一路’的血脉。实现互联互通,要以亚洲国家为重点方向,以交通基础设施为突破口。”习近平提出的“一带一路”使得包括伊朗在内的沿线各国迎来了宝贵的发展机遇。“中方愿同伊方在公路、铁路、海路、网路领域深化合作,推进亚洲东西通道建设,并以此带动沿线国家贸易和投资便利化,降低人员、商品、资金跨境流动成本,巩固扩大能源资源和产业合作。”加大基础投入,相融双方利益。2014年中国更是出资400亿美元成立丝路基金,用以支持“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有关合作项目。伊朗地处亚洲西南部,位于丝路的重要节点,作为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合作伙伴,势必能够享受到更多的发展红利,中伊两国人民也将享受到两国友好关系带来的实实在在利益。

  秉持开放包容,鼓励文明交流。“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文明之间,应该坚持交流互鉴、和谐共存。中伊文化各有所长。中伊人民在长期友好交往中相互学习,取长补短。”每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都应该得到承认和尊重,这是习近平一贯坚持的理念。犹记得在2014年的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大会上,他亦强调,“不同国家、民族的思想文化各有千秋,只有姹紫嫣红之别,而无高低优劣之分”。两个迥然相异的文化的国家能够和平共处、友好合作,这便是中伊两国相互尊重的结果。“我们要加强文化、教育、新闻、出版、旅游等领域交流,鼓励青年和学生交往,让丝绸之路精神薪火相传,让两国人民心与心相通、手和手相连。”习近平提出并努力践行的“一带一路”理念,延续的不仅是数千年来的传统丝绸之路,更是为实现更深更广的现代文化交融——穿越时空、跨越国度,促使中伊两国文化相遇、人民相拥、人心相通,代代相传,赋予彼此永恒的文化魅力。

  “丹葩结秀,华实并丽。”2000多年前,那丹红的石榴籽邂逅了中伊两个古老的国度;而今,曾经的“信物”仍在见证彼此间延绵不绝的千年“约会”。(学习大军)

责任编辑:杨丽
版权声明:凡本网文章下标注有版权声明的均为中国青年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使用。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如需授权,点击
 
返回首页>>

扫描二维码进入

“青年之声”微信

扫描二维码进入

中国青年网微博

扫描二维码进入

"畅想星声"全国大学生

网络歌唱大赛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