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规定》,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遵照执行。《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规定》第十条规定,接待对象应当按照规定标准自行用餐。确因工作需要,接待单位可以安排工作餐一次,并严格控制陪餐人数。工作餐应当供应家常菜,不得提供鱼翅、燕窝等高档菜肴和用野生保护动物制作的菜肴,不得提供香烟和高档酒水,不得使用私人会所、高消费餐饮场所。(12月8日新华网)
此前,中央有关方面印发《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就规范和遏制公务开支、公务浪费等“三公消费”领域的问题做出了规范和规定,引来社会舆论广泛评价和赞誉,被指为真正对“三公消费”动真格的表现。在短短的十余日后,中央两办再次发文对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进行规范,这体现了党和政府对公务接待厉行节约的高度重视,也体现了党和政府对民意和舆论呼声的顺势而为。公务接待不规范绝对不行,公务接待如何、公务接待开支如何,如何接待等等,不仅直接关系公费开支,更直接关系政府形象,也直接关系反腐倡廉效果。
近几年来,与公务接待相关的奢靡现象层出不穷,坊间所指斥的“顿饭一头牛”式的公款接待,在个别地方和单位并非孤例,在被公众诟病的公务接待浪费中,既有个别政府机关在公务接待上的大手大脚事实,也有部分垄断国企公务开支上的铺张浪费,铺张浪费现象实已触目惊心。去年媒体报道,浙江宁波余姚市财政局在鲍翅馆一餐消费高达54695元,引发了广大网民关注。再有此前的某地中石化的“天价茅台”事件,以及在去年的全国两会上,有提案列举了一组数据:目前,全国一年公款吃喝的开销已达3000亿这一数据,足证公务接待严格约束和规范和极度必要性。
《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规定》的下发,无疑给今后约束和遏制公务接待铺张浪费提供了契机,也赋予了相关部门查处违法违纪行为的最新的最有力武器。上述“规定”,不仅有大的原则性的涉及党性和党纪的要求,更有直接涉及公务接待细节的安排,如提及接待单位如何如实填写接待清单,什么标准由多少人陪餐、陪餐人员数量限制,以及公务菜肴选择和场所规定等,不仅严格细致而又符合实际,不能不令人称道和叫好。
当然,上述《规定》中禁吃“XXX”并非仅禁吃“XXX”,只是一个引导和规范的引子,其终极要义和目的是禁止的奢侈公款接待行为和严禁不合规范和标准的接待。正像公众担忧的是那样,禁止了“公款大吃大喝”,一些人未必不会钻空子以私人吃喝名义找公家报销发票,一些地方和单位在接待上级时表面上“轻车简从”,事后未必不会用公款送高档礼品;一些公众敏感的“鱼翅、燕窝等高档菜肴”禁吃了,其他的可能同样高档的食材不可能全部被规定在内。只要钱“多”,只要公务开支不真正严格控制、预算得到有力监督,矿泉水瓶子也可以装茅台。“徒法不自于自行”,真正的遏制和解决公众关注的公务接待的超标、浪费问题,绝非一纸禁令这么简单,这一记反腐败重拳之下,赋予和公众更多的期待,然而,在真正落实上仍然需要诸多的后续的配套性制度配合,如财政预算监督机制、审计监督机制、公众监督机制的健全等。 (毕晓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