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社区挂了27块牌子!近日,有网友在南宁某门户网站论坛发帖,并贴出一张被众多网友争相转发的图片,图片显示,该社区共挂了大大小小27个职能部门的牌子。网友“11惠”惊呼,该社区太强大了,甚至“堪比美国白宫”。(11月10日《当代生活报》)
“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广西南宁这个小小社区挂出的27块职能牌子,算是“有图有真相”地揭示了基层工作的繁琐现实。似乎也不能说爆料网友的少见多怪、惊呼强大:社区只有11名社工,平均每人要摊上两块多的职能牌子,你道是任务繁重、工作繁忙,人家却也担心“胡子眉毛一把抓”,找不准主次和轻重了。
据媒体披露,“白宫社区”倒非社区本意,由于此前各个社区标牌的材质、颜色都不统一,最近上级部门统一制作了一批新的标牌,发放到各个社区,没想到网友眼睛这么尖。应该说,各种标牌的“化零为整”,的确显得整齐划一和视觉美感;然而,看罢这种集约化的新式招牌,人们又有疑问:一事一牌的“上墙亮相”成了习惯,社区门前的“招牌林立”,恐怕只能是有增无减、日趋“壮观”矣。
没有名目繁多的职能牌子,不见得居民百姓会质疑社区工作者的无所事事;而动辄“立牌自夸”的常见景况,则至少衬出了两种“形式之弊”。对于某些上级部门而言,颇是给人一种“树牌比树绩重要”的感觉,好像只有牌子挂到了社区门口,才证明其指导帮助“深入”了基层一线;就社区自身来说,貌似也有一种“展牌求誉”的心理,生怕群众也是重表轻里的“势利眼”,没有招牌助阵,就会怀疑其工作不力。而事实却表明,无形的奉献岂会埋没,倒是这种“有形的标榜”,一旦搞得过于招摇,便很是惹人生疑与侧目了。
称“白宫社区”是一块“形式招牌”,倒还可以“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让公众最为忧心的,则是随着职能牌子的不断增多,隐隐也表达了一种“人手永远不够”的膨胀冲动。不得不说,在局部地区和一定范围,社区用人的随意扩张,乃至“暗箱操作”的招聘腐败,已经变得越来越引人注目和担忧。道理十分简单,比起报考“正式”公务员的严密与严格,一些社工的进人把关,“拼背景”、“拼关系”、“拼后台”的人情因素和权力干扰,早已是种公开的秘密。
党中央明确提出要反“四风”,花样百出的形式主义,正是“顽疾”之一。一个社区挂了27块牌子,即使无“形式”之意,总也给人一种离“形式”很近的样子了。况且,职能牌子的“逢事必挂”,也与厉行节约的要求背道而驰。这种“堪比美国白宫”的社区面貌和形象,岂是值得用劲去追求的?(司马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