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片|评论|共青团|青年之声|青春励志|青年电视|中青看点|教育|文化|军事|体育|财经|娱乐|第一书记网|地方|游戏|汽车
“挠痒痒”式的二套房首付比例提至七成

发稿时间:2013-11-09 07:46:00 来源: 中国青年网

  今日上海市房管局网站发布文件,称将进一步严格执行差别化的住房信贷政策。对居民家庭向商业银行贷款购买第二套住房的,其首付款比例从60%提高至不得低于70%及以上,调整外地户籍居民家庭购房缴纳税收或社保费年限,从能提供自购房之日起算的前2年内在本市累计缴纳1年以上,调整为能提供自购房之日起算的前3年内在本市累计缴纳2年以上。(11月8日上海市房管局网站)

  从限制房贷的角度,抑制房地产市场需求,无论从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不算一种有效调控手段。真正进入“二套房市场”的究竟是什么人群?“非富即贵”者也,尤其是像“北上广”这样的动辄三四万元以上每平米房价的城市,能够拿得出数百万元付首付的人群,对剩下的“30%贷款”原本也是一个可有可无的“添头”,真正想进入二套房市场、想以此投资投机的人群,即使完全“限制甚至停贷”,他们该投资投机还会投资投机,这是毋庸置疑的。如果不相信,有关方面不妨对持有“北上广”城市二套房的人群进行一次摸底调查,看看拥有二套房和准备购买二套房者家庭收入如何、财富拥有状况如何,一查自明。

  实践中,多年来从未听闻哪一个城市因为“限贷”影响房价下行的。2008年房价全国性“下行”是因为世界性金融风暴,而不是城市“限贷”,这必须首行搞清楚。其二,北京市早在今年4月7日就实施了类似于上海的“二套房贷款”政策,北京公积金管理中心与中国人民银行营业管理部先后正式发布了二套房贷首付及利率调整的通知,在北京购买第二套房,无论是申请公积金贷款抑或商业银行贷款,需要首次交付的资金均由房价总值的六成提至七成。然而,本月初最新数据显示,截至10月底,北京年内新建商品住宅签约套数为73581套,成交均价为23080元∕平方米,相比2012年同期成交价格,上涨了14.4%,而且,有最新数据佐证,北京房价已经连续上涨超过了20个月。一边是限制人家“二套房贷”,另一边却是像疯了一样的生产“地王”、房价持续飙升,如果说所谓的“二套房首付比例七成”政策有效果才是见鬼了的结论。

  就上海市即将实施的“二套房首付比例七成”政策,说的不客气些,对持续飙升的房价和非理性的房地产市场可能连“挠痒痒”的效果也算不上。那么,近年来国内房地产价格持续高烧不退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原因诸多,太多复杂,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与“货币”有关。到今年第一季度为止,国内广义货币(M2)已经超过100万亿元,2002年年初为16万亿元,10多年中增长超过5倍。货币“总量”增加了就意味着物价整体上涨,大米价格可以上涨近二到三倍,房子做为更“刚需”、更“保价”的商品,价格当然不可能下跌。没有牵住“货币”发行量“牛头”,却打“限贷”招数,不仅不治本,就连一个“标”也治不了。

  解决房价畸高,需要多措并举,“贷款政策”可以当成一种调控房价的政策态度和决心来表达,但不宜也不应当成主要调控手段。真正的调控房价,需要的是釜底抽薪,少一些“广义货币(M2)”人民币对内就少些贬值,其购买力就增强,物价尤其是房价就不可能上涨的如此疯狂。少发一些货币,会相对缩小和抑止市场流动资金,一些投资投机者手里没有过多过滥的“资本”,投资投机欲望也将相对降低。当然,抑制主要来源于炒作和投资投机的房地产价格的持续上涨,还应该尽快以国家政策调整的方式给已经“超发”的货币一个合理的投资(投机)出口。解决这一涉及货币政策的抬高房价的“货币推手”,已势在必行。 (毕晓哲)

责任编辑:张晓航

扫描二维码进入

“青年之声”微信

扫描二维码进入

中国青年网微博

扫描二维码进入

"畅想星声"全国大学生

网络歌唱大赛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