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片|评论|共青团|青年之声|青春励志|青年电视|中青看点|教育|文化|军事|体育|财经|娱乐|第一书记网|地方|游戏|汽车
老师向学生下跪真把教师当服务业了?

发稿时间:2010-12-03 07:39:00 来源: 中国青年网

  毕晓哲

 

  湖南省娄底市一中英语老师谭胜军在教室给学生下跪之事引发关注。谭老师称下跪向学生认错,是为了感动学生,并不是网络上所流传的来自学生家长的压力。惹事学生则说,老师应该列入服务行业,学生就是上帝,是来享受服务的。(12月2日中国青年报)

  学生以“不屑”和蔑视的语气和心态看待教育和教师,当然也有学生本身德操品行的问题,但笔者以为,最主要的还应该是对时下的教育机制和体制进行反思。

  学生“看不起教师”,或与教育功能弱化和“含金量”日益缺乏有关。在著名的“钱学森之问”中,提到了“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足以说明我们时下的学校并不堪培养真正的大师级人才的重任。年年数百万大学生毕业,却年年不出真正的人才,说明教育有“严重注水”之势,这必然降低教育的“含金量”,也就难怪一些学生看不起教育和教师。另一方面,我们的教育尤其是大学,大量的大学生毕业之后无法找到工作岗位,或有社会转型期的因素,但却一定与教育在某种方面的“失败”有关。这种现状也导致“上学无用论的抬头”,也进一步弱化了学生对教育本应有的尊重。

  学生以“不屑”语气贬斥我们的教育和教师,一定也有教师群体自身的原因。某些个教师急功近利、唯利是图,私下办培训班牟利,热衷迎来送往甚至收受学生和家长礼物;更有个别教师身上发生的“下跪”事件,某地的校长竟然当面向学生下跪以“触动学生”,再有上述的“受委屈”之后当堂下跪的谭老师。这样的人格都矮化了的教师,恐怕也无法让学生发自内心去尊重。

  最关键的是,我们的教育模式和方式本身也有极大的欠缺。“应试教育”模式根深蒂固,过度注重知识和技能的培训,但人文伦理和道德情操、美德美育方面严重欠缺,虽然学生们人人都“很聪明”,很“早熟”,但其人格未必是健全的,或者是自私的、狭隘的、功利的,而且是少有社会责任感的。日前刚刚发生的大三学生药家鑫交通肇事后用刀杀人案,这样的大学生又何来人格健全之说?类似的学生一旦成为“半主流”或演变成“非主流”,能把时下的教育放在眼里那才呢见鬼。

  所以说,世上本无无因之果,“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个道理大致不差。“辛辛苦苦”教育学生的教育行业和教师们,却被学生们如此“贬低”和看轻,不是教育出了问题又能是什么呢?

 

·天津师大发生爆炸案校长被炸伤嫌犯身亡

·牛玉强"流氓罪"被判死缓因抢了一顶帽子
·煤老板母亲去世5000人送丧乐善好施()
·俄特警粗暴抓捕中国人照片曝光引争议()
·张嘉倪男友曝光:《走西口》主角杜淳()


 

责任编辑:杨雪

扫描二维码进入

“青年之声”微信

扫描二维码进入

中国青年网微博

扫描二维码进入

"畅想星声"全国大学生

网络歌唱大赛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