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5月1日起,成都市将取消各类证明298项,仅保留15项。这一被称为“最大力度”的“减证便民”行动,让群众少跑腿,给基层组织减了负,倒逼政府部门工作由“避责思维”向“负责思维”转变。(4月24日 新华社)
按照国务院“减证便民”专项行动要求,成都从年初开始就对各类证明事项进行全面梳理,累计梳理出证明事项313项,涉及政府部门32个。按照“不合法、不合理的一律取消。不能取消的,该合并的就合并”的清理原则,取消了其中的298项、保留了15项。
曾被李克强总理痛批的“你妈是你妈”“我还活着”等奇葩证明,在成都也闹出过不少笑话。拿着洗衣服不小心洗坏的几百元钱到银行兑换,也得先去社区开一个“非故意损坏证明”。五花八门的证明不仅让办事群众“跑断了腿”,也让基层组织“不堪重负”。一次性取消298项证明,意味着成都“奇葩证明”的历史将得到终结。
“奇葩证明”的背后,是政府部门之间权力边界不清晰、设置不合理、信息不共享、“避责意识重”、以及“坐等群众上门办事”的“懒政”思维等各类问题的综合反映。因此,要终结“奇葩证明”历史,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成都通过政府直接“站台”,政务中心、民政局和法制办“三堂会审”、挂图作战,对每一条证明事项反复论证、逐条审核,依法依规给出保留或取消的意见。而且对保留下来的证明,均规范了事项名称、明确了用途范围。这一清理规范的过程,就是政府勇于“革自己的命”“壮士断腕”的改革历程。
大幅度取消“奇葩证明”,需要解决的最大问题是要确保群众办成事。因此,破除部门之间的利益藩篱、实现资源和信息共享,就是政府在取消“奇葩证明”之后首先要解决的问题。为此,成都一方面积极探索利用“互联网+”建立公共服务综合信息平台,实现“一键”联网查询相关信息,一方面倒逼政府部门转变职能和工作方式,加强事中和事后的服务和监管,确保群众办事不因证明的取消而受阻。
简政放权,是关系政府自身的一场深刻革命。从成都对“奇葩证明”的历史性终结中可以看出,推动改革在于为政者能否真下决心、下狠劲落实各项改革举措。只要敢于较真碰硬,就没有趟不过的“深水险滩”。增强人民群众对改革的获得感,政府必须要有这样的决心和勇气。(周丽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