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片|评论|共青团|青年之声|青春励志|青年电视|中青看点|教育|文化|军事|体育|财经|娱乐|第一书记网|地方|游戏|汽车
期待反家暴法尽快落地生根

发稿时间:2016-03-02 10:48:00 来源: 中国青年网

  3月1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正式实施。作为中国首部反家暴法,该法律明确了家庭暴力的性质和法律责任,让清官难断的“家务事”有了国法可依。新法落地为遭受家暴之苦的受害人提供了有力保护,与此同时,如何拿起法律武器维权、有关部门如何有效执行法律条款,成为人们关注焦点。(3月1日中国新闻网)

  值得一提的是,今天,蓝翔技校校长荣兰祥和妻子孔素英的离婚大战再起波澜。上午,孔素英来到济南天桥区法院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请求法院禁止荣兰祥实施家暴,并禁止对方骚扰、跟踪接触她和亲属。此事无疑又增添了反家暴法的舆论热度,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二十年磨一剑的反家暴法能否不负众望,成为家庭暴力受害者的保护盾,关键在于其能否尽快落地生根,为公众认可接受。

  之所以担忧反家庭暴力法能否有效实施,主要在于,目前很多人尚存在这样的意识,一是家丑不可外扬,家暴受害者羞于向他人诉说,更少选择公力救济,二是将家暴作为“吵吵闹闹”的家庭私事,外人不便介入。近年来曝光的家庭暴力事件,多是学校老师发现儿童受到虐待后方才案发,很少有邻居举报或受害人及监护人主动揭露此事,印证着原有意识对反对家庭暴力的“阻碍”作用。

  此外,由于家庭内部生活的封闭性、私密性,即便公权力介入,也难以有效搜集证据,进而判定孰是孰非,出现“清官难断家务事”的尴尬局面。也即,除非受害方有确凿证据,或者发生家庭暴力事件已非一日两日,否则,公权力介入的意义不大。更有甚者,将来极有可能会发生一些令人哭笑不得,无所适从的事件,如涉世未深的年轻夫妻因一时斗嘴怄气而报警称遭遇家暴。

  其实,现阶段,指望司法机关介入后有效干预家庭暴力的想法未免不切实际。在“劝和不劝离”的传统意识影响下,司法机关在是否主动介入家庭矛盾方面,在介入程度方面还是非常慎重的。主要在于,部分家庭矛盾经过亲朋好友的劝和,纠纷双方尚能和好如初,公权机关介入后,反而会激化矛盾,加速家庭破裂。甚至,具体的司法工作者会引火烧身,成为迁怒对象。近年来发生的歹徒报复司法工作者的案件中,作案者多为家庭婚姻纠纷当事人,足见介入此类案件的风险系数极高。譬如,受害人申请人身保护令后,施害者不仅不会遵守,反而会破罐子破摔,恶意报复他人。

  总之,反对家庭暴力不仅仅是一个家庭的小事,更是需要社会关注,公众支持,国家投入的宏大议题。既需要全体社会成员形成反对家庭暴力,关爱家庭成员,构建和谐家庭的思想意识。更需要完善心理干预,不良情绪疏导,受害者庇护,人身保护令实施等配套机制,方能让反家暴法落地生根,让弱者权利得以充分保障。(史洪举)

责任编辑:李晓伟
版权声明:凡本网文章下标注有版权声明的均为中国青年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使用。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如需授权,点击
 
返回首页>>

扫描二维码进入

“青年之声”微信

扫描二维码进入

中国青年网微博

扫描二维码进入

"畅想星声"全国大学生

网络歌唱大赛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