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掏鸟16只被判10年半”一案,俨然又要变成一出俗套的互联网新闻反转大戏。官方披露的证据显示,捕鸟大学生闫啸天不仅利用QQ群、百度贴吧出售猎物,还能准确介绍猎物名字、习性,“不识国家保护动物”的说法早已站不住脚。(12月6日 央视网)
根据媒体的梳理和追踪,原来大学生掏鸟的背后,还隐藏了如此惊天的交易链条。因掏鸟被判10年半,该案量刑结果被曝出后,迅速引发了网友的广泛质疑,七成网友均认为量刑偏重。不过,假如立足于猛禽野生动物保护的视角,如此严厉的打击力度,无疑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
很多网友的认知,往往停留在肤浅的层面。比如,掏鸟在农村非常普遍,很多农村的孩子都曾做过,却没有因此而受到法律惩罚。再比如,即便确实触犯了刑法,区区几只小鸟,也不该获得10年以上的重刑等等。不难看出,网友们对于野生动物的保护,对于法律规定并不了解,而对于罪行轻重也并不知晓。那么,一旦停留在个人主观认识层面,必然会认为判决结果不妥,产生判决过重的想法也就不足为怪。
但是,一起看似普通的掏鸟案背后,却隐藏了如此暴力的利益链条。根据被告人的供述,也可以看出,其对于自己的行为具有明晰的认识,具有获取非法利益的目的。既然是犯罪,就应该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法院会根据法律规定、犯罪行为情节等多方面因素,作出全面衡量和判断。对于公众而言,至于犯罪行为严重与否、性质和情节如何等等,单从媒体的报道中,并不会清晰地了解和掌握。
应该说,在该案判决结果被曝出后,网上引发轩然大波,无疑凸显了公众法律认知的孱弱。假如,面对故意杀人罪、抢劫罪等等,相信很多人都会作出一个预判,公众的认知与最终判决结果基本吻合。然而,当谈到野生动物保护案例,恐怕很少有人能够厘清法律规定、量刑幅度等等。而且,在现实中类似的案件明显过少,囿于打击、取证等方面存在障碍和掣肘,一旦曝出掏鸟被判10年半的新闻,必然会撩动人们敏感的神经。
一起个案能够引发广泛关注,其实也是一件好事。一方面,公众的质疑和反问,必然会使相关部门做出调查和说明,进而还原事实真相,澄清判决结果的依据和标准。另一方面,通过个案的处理,必然会强化公众对野生动物保护的法律认知,填补他们头脑中的法律空白,强化保护野生动物的法律思维。(刘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