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调查显示,截至2011年12月,全国约58万名“事实孤儿”中,父亲去世、母亲改嫁的占91%。 2014年年底,陕西省民政部门正式下发《关于开展困境儿童分类保障制度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今年起在咸阳市所辖的兴平市开始试点,对所有符合标准的“事实孤儿”和贫困儿童每人每月发放不低于300元的基本生活补助。(3月23日《中国青年报》)
在日常生活中,事实孤儿通常处于一个被忽视、被遗忘的悲苦境地。事实孤儿是指父母一方死亡、失踪、患有精神病、重残、重病、正在服刑(3年以上)等,另一方未履行监护照料义务1年以上,抑或是非婚生、遭遗弃后被收养,导致事实上无人抚养的未成年人。在社会网络体系中,事实孤儿是一个孤立的节点,游走在政府、市场和社会的夹缝地带,成为边缘群体。
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认为,中国的家庭结构是一个三角形,父亲、母亲和孩子分别是三个角,它是最稳固的结构,也是最脆弱的结构。进入公众视线的杨六斤也好,成为注意力盲点的其他人也好,事实孤儿稚嫩的肩膀上,过早地承受了坚硬现实带来的沉重压力。
事实孤儿不仅得不到来自父母的经济支持、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也得不到应有的制度护佑和人文关怀——事实孤儿处境与孤儿、留守儿童相似,却由于没有孤儿的身份标签,难以得到及时、有效的社会支持。然而,没有得到父母爱与关心的事实孤儿,不应该得不到来自邻居、社区和公共部门的护佑与救助。
让事实孤儿悲苦的人生多一些光亮和温暖,离不开公共服务的伸展和人文关怀的重振。说到底,只有当事实孤儿在成长的过程中得到过足够的制度之爱和社会对个体的温情,他们才会提升对爱的理解和表达能力;他们的人生,才会更加有安全、更加有品质、更加有情怀。
不论是罕见病患者,还是失独老人,抑或事实孤儿,在一个人口众多、区域发展不平衡的发展中大国,将边缘人群纳入制度设计的轨道,让弱势群体得到“弱势补偿”,已经成为“等不及”、“伤不起”的民生工程。公共部门只有增强使命感和紧迫感,让边缘群体的社会救济渠道更加通畅、更加多元,事实孤儿救济制度才会更加人性化、更具操作性。
南非已故总统曼德拉有句名言,“没有什么比我们对待孩子的态度,更能深刻折射这个社会的核心价值追求了”。健全事实孤儿的社会保障,解决的只是“杨六斤们”最基本的生存问题;困境儿童分类保障制度建设试点只是一个开始,需要做的还有很多。让事实孤儿遭遇苦难的时候,能够找得到救助的渠道并及时地获得救助,才是一个温暖社会应有的尺度。(杨朝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