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片|评论|共青团|青年之声|青春励志|青年电视|中青看点|教育|文化|军事|体育|财经|娱乐|第一书记网|地方|游戏|汽车
“神风特攻队”没有资格申遗

薛宝生

发稿时间:2014-02-11 09:01:00 来源: 中国青年网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在2月10日的例行记者会上,就日本“神风特攻队”申请世界记忆遗产问题作出明确的表示,此举意在美化日本军国主义侵略历史,必将遭到国际社会的强烈谴责和坚决反对。(中国日报网2月10日)

  日本是二战两大策源地之一,曾在二战期间犯下了反人类、反人道等许多侵略屠杀大罪,至今罄竹难书,不可饶恕。然而,日本首相安倍晋三近来不断频频出黑手,不顾继续伤害受害国人民的感情,大肆前往靖国神社祭奠东条英机14个大战犯的腐朽亡灵,接着又去看鼓吹侵略战争不怕死的电影《永远的零》,并表示“非常感动”,大有为日本军国主义涂脂抹粉之势。

  这还不算,在安倍晋三执政的日本当局指使下,日本有关方面再次公然为早已死掉的日本军国主义扬帆招魂。即:日本鹿儿岛县南九州市“知览特攻和平会馆”,一周前,也就是2月4日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递交申请书,希望将该会馆收藏的“神风特攻队”队员的遗书、信件等物品,悉数列入世界记忆遗产名录。

  日本的这一举动,怎么看都是为鬼申遗,尽管当年的日本“神风特攻队”是一帮年轻人被迫组成的敢死队,但他们的“敢死”无疑给人类带来了深重的人为之灾,无疑是日本军国主义的组成部分,无疑是东条英机等大战犯们生下的畸形臭蛋,相当可憎、可恶、可怕。当然,对于“神风特攻队”故事的演绎也很离奇,属于虚张声势、自欺欺人的那类毫无任何正面价值的东西。

  设在日本鹿儿岛县南九州市“知览特攻和平会馆”,其实是一个“自杀飞行员和平纪念馆”,里面陈列了一千多张“神风特攻队”队员的照片。其中,所透露出的悲凉气氛,恐怕很多人从未领略过。有资料显示,来到这里的游客们有老有少,他们安静地看着这些死去的年轻人的面庞,低下头透过玻璃窗仔细阅读他们留下的所谓的最后遗言,浑身都觉得凉透了,不免会问:“这些年轻人到底怎么了,他们到底做得值不值?”

  事实上,在不少日本人的心目中,“神风特攻队”队员从来就不是什么和平和英勇的化身。2006年上映的影片《神之风》中就说:“‘神风特攻’是残忍的。然而,带给盟军士兵死亡的那些神风特攻队员只是普通人。”知览博物馆中所展现的“神风特攻队”队员也与大家所认识的完全不同,他们中有些人在登上自杀式飞机前的确神采飞扬,然而绝大多数离别时透露出来的表情,却是一种无奈。

  更有事实见证,这些“神风特攻队”队员很多是军校的学生。临行时,他们根据官方的要求写下一份遗书,里面说他们“为了伟大的事业而奋不顾身”。不过,这只是写给大多数人看的表面文章。而在写给自己家人的遗书中,这些“神风特攻队”队员,纷纷流露出了自己内心真实的痛苦的感受。

  “‘至少我们是英雄’——我们拼命地用这种念头欺骗自己”。有一个叫中田的“神风特攻队”队员在日记中写了这样的一段话:“绝望引导我们走下去。”还有的人干脆实话实说,在遗书中写道:“我并不是自己打算为天皇去死的,有人替我做了这个决定!”此外,在许多人的遗言中,居然还引用了康德、歌德、卢梭的话,甚至有人把马克思的经典名句也写在了自己的遗书里面。一些来自朝鲜半岛的战士,也被迫参加了“神风特攻队”,他们的遗书更说明问题,那就是各个怨气冲天。

  “什么是爱国?几百万人为了另外几百万人而被剥夺生命与自由?”写下这句话的“神风特攻队”队员名叫佐佐木,1945年4月他竟然死在自杀飞机上,终年仅有22岁。如此宝贵的生命,就这样没有任何代价地成为日本军国主义疯狂侵略别国的鬼,而且还是自杀。足见,“神风特攻队”毫无正义之气,完全是日本军国主义一手导演、亲自上演的灭绝人性的恐怖大片。

  就在二战结束的第二天,战败的日本政府也对“神风特攻队”所持的态度有了突然的转变,他们认为“神风特攻队”是日本的耻辱。许多“神风特攻队”队员被送进美军的感化院,在那里遭受洗脑和凌辱。一个幸存下来、名叫大贯的“神风特攻队”队员在回忆中说,日本投降后,他在福冈的美军集中营里受了一个月的羞辱。和他一起受苦的,还有另外100多名“神风特攻队”队员,这些人活得都很可怜,没人关照他们。由此看来,“神风特攻队”真的是日本的耻辱。

  而在二战胜利已经快69周年了,战败国日本不仅没有认真反省历史,悔过自新,还企图将钉在日本耻辱柱上的“神风特攻队”作为什么东西端出来,明晃晃地申遗,本身就是对人类文明、对世界和平的嘲笑和玷污。很显然,安倍晋三及其日本当局的用意就在于美化日本军国主义侵略历史,其实质就是挑战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成果和战后国际秩序。这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维护世界和平的宗旨背道而驰,遭到国际社会的强烈谴责和坚决反对,实属理所当然。

  我们知道,世界记忆遗产,又称世界记忆工程或世界档案遗产,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92年启动的一个文献保护项目,旨在对世界范围内正在逐渐老化、损毁、消失的文献记录,通过国际合作与使用最佳技术手段进行抢救,从而使人类的记忆更加完整。而《世界记忆遗产名录》收录具有世界意义的文献遗产,则是世界遗产项目的延伸。

  世界记忆名录,由成立于1992年的世界记忆工程国际咨询委员会评定,其麾下有66个国家委员会参与。每两年评选一次,每个国家每两年可申报两部古籍文献。首批自1997年开始,至2009年已先后公布了7批,计193项。 记忆遗产的提名在经过国际咨询委员会评审讨论后,还需得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的认可,才能被正式列入《世界记忆名录》。被列入《世界记忆名录》的文献档案将使用“世界记忆工程”的标志,用于各种宣传品,包括招贴画和旅游介绍上,以提高文献知名度,引起公众的关注。世界文化遗产关注的是具有历史、美术、考古、科学或人类学研究价值的建筑物或遗址。

  根据世界记忆遗产的法定概念和要求,2012年8月13日,江苏省南京市政府成立了南京大屠杀史档案申报世界记忆遗产工作领导小组,江东门纪念馆、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南京市档案馆三馆联合申报世界记忆遗产。这是中国为捍卫和平、反对战争而申遗,具有不可替代性和颠覆性,与日本“神风特攻队”申遗完全是性质不同、目的不同的两种做法。支持中国申遗,反对日本申遗,为的是反对战争、力行和平。

  “神风特攻队”,只有鬼风,而无神风。说到底,就是日本垂死挣扎时玩弄的武士道精神。按照“一人、一机、一弹换一舰”的要求,对攻击目标实施的一种自杀式袭击的毁灭人类的战争方式。没有任何收藏、展示价值,更没有资格审议。(薛宝生)

责任编辑:张晓航

扫描二维码进入

“青年之声”微信

扫描二维码进入

中国青年网微博

扫描二维码进入

"畅想星声"全国大学生

网络歌唱大赛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