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拜了,诺贝尔经济学奖!中国经济高速发展了30年,涌现了那么多为政府经济政策和社会经济生活献计献策的经济学家,却没有一个人值得获世界性的经济大奖。这不是中国人的问题,而是这个奖的问题。
如果说让奥巴马都意外的和平奖是对“布什的鞭挞”(卡斯特罗语),那么由美国人囊括的经济学奖则是对美国经济的讽刺。
两位美国经济学家获奖的理由都是关于治理结构的经济学,一位侧重研究政府治理结构,另一位着重公司治理结构。但是,诱发华尔街的金融风暴的乱源,恰恰是政府监管力形同虚设,公司治理和政府治理结构出了问题。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这两位主张政府和公司治理结构的政治经济学家,是对美国人的期许,还是对美国华尔街金融模式的反讽?
相比之下,具有传统政治经济学理论研究,并一直强化政企治理结构实践的中国,在金融危机时代开创出充满生机的中国经济模式,给国际社会提供了新的发展典范。
在此情势下,无论从经济理论研究,还是从中国经济的表现,为之努力的中国经济学家都配得上任何奖项。能够治理好中国,比得一百个诺贝尔经济学奖更重要。
中国从来不乏优秀的经济学家,传统的、现代的、保守的、自由的,每个体系每个学派都有自己的代表人物。由于中国由传统的计划经济过渡到市场经济,经济体制的转型为中国的经济学家提供了多维的理论表达空间和实践机会。与此同时,西方各类新潮的经济学理论也被引进中国。
可以说,改革开放的30年,之所以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黄金时代,就是因为中国经济学家百家争鸣诸子竟秀的黄金时代。
也许欧美的经济学流派更为时髦,但是其依托的市场载体只有市场经济的单极坐标。而中国经济却存在着从计划经济对接市场经济的两个维度平台。而且中国经济学家的各种理论是在摸着石头过河的改革开放实践中得以检验的。一场金融危机,更是验证了中国式监管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而危机之后的救经济举措,更确认了中国经济模式对全球经济的典范性。
诺贝尔经济学奖评委会应该换换思路了,不要在一味地钻到西方的故纸堆里去挖掘什么宝藏,而是应该抬起头来,睁大眼睛,看看当今这个世界。否则,最后的结果只能是世界对诺贝尔奖说拜拜了。(张敬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