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大学生就业、生活及价值观追踪调查”显示,对2013年普通本科院校毕业生的家庭背景进行比较,发现城市生源与农村生源毕业生就业率有巨大差异。来自城市家庭的普通本科院校毕业生的就业率(87.7%)并不低,而农村家庭出身的毕业生就业率则远远低于平均水平,只有69.5%,两者就业率相差18.2个百分点。(2014年4月15日中国新闻网)
对于农村与城市大学生就业的差异的争论,其实由来已久。30.5%的人难以落实工作,不管数据是否真实,但这个调查却可以反映,来自农村家庭的普通本科毕业生就业并不容易。
可以理解,其实就业并不容易。2014年全国高校毕业生总数将达到727万人,比被称为“史上最难就业季”,加上大量留学生的“归国潮”。来自农村的寒门学子们,由于刚迈入社会,自身并不拥有社会资本,人脉关系少、信息获得难、就业渠道窄都是他们所面临的问题。加之,由于家庭条件所限,他们缺乏“啃老”的条件,更别提有“拼爹”的资本了。
对于出身农村的寒门学子,经过高考的洗礼,好不容易“鲤鱼跳龙门”,成为农村中为数不多的大学生,成为家庭中的骄傲,亲戚、朋友和老师对他们寄予厚望。无形之中,给他们的肩上增加了不少的压力。由于竞争激烈,综合素质不占优势,对工作的期望高,最终在期望与现实的巨大落差下,自尊受到了巨大的伤害。
出现寒门学子就业难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农村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就业不公平仅仅是停留在表面的浅层原因,归根结底,在于一直以来城乡教育资源的分布不均与社会问题的“叠加”。教育资源不均,导致农村孩子接受的教育不如城市的孩子。通过升学这一社会流动的渠道变窄,即使大学毕业了,通过找工作改变命运也更难了。这种不平等,从父代延续到了下一代。
当然,城乡差异造成了农村寒门学子就业难,在短期之内难以完全解决。但,作为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应该高度重视这一问题,不妨多些市场的意识,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毕竟最终将面临工作。以市场入手,纾缓农村大学生的就业难问题。
在大学课堂的教育中,除了既定完成的专业课教学之外,适当加入市场意识。学校可以增开“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的课程,帮助他们对自身的专业有充分的了解,加强未来的职业定位,对职场拥有前期的了解。有了市场意识,让他们在找工作的时候能更加从容。
课堂的学习还远远不够,除此之外,在临近毕业前夕,学校可以为学生开辟专门的实习岗位,使其对就业市场拥有更加直观的了解,促使对职业拥有理性的判断。同时,在实习的过程中,也能让其更加便捷获取就业的相关信息。
英雄不问出处。对于农村的寒门学子,家庭出身不应成为阻碍其就业的“门槛”,家庭条件不能使其注定成为就业群体的“必剩客”。毫无疑问,农村大学生在面对就业时,不妨更“接地气”,更加务实。从基层岗位做起,从点点滴滴锻炼,夯实人生的“塔基”,才能造出更高的人生之塔。如此,农村大学生,就业难的“魔咒”得以破解。 (章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