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6月1日从合肥市民政局获悉,《合肥市殡葬基本公共服务惠民工程实施方案》进行修订后正式出炉,符合条件的城乡居民,在办理丧事活动中,所产生的基本殡葬公共服务费用给予免费,对政府鼓励的项目给予补助。为了更有利于推动节地生态葬式的发展,新方案对于不保留骨灰、墓碑的生态葬式补助标准由500元提高至1000元。(6月2日 安徽商报)
从古至今,中国人“叶落归根、入土为安”的传统观念根深蒂固,尤其在城镇和农村地区,对土葬的形式感更为看重,但是,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在一些人口密集的城镇,固守过去的土葬传统是不切实际的。推行节地生态安葬是必然趋势。
随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推进,人们的观念在改变,新的殡葬形式也在形成,但我国的生态葬领域仍处于培育起步阶段。有很多人依旧碍于面子,怕受到非议,认为体面的葬礼和豪华的墓碑才能表达对逝者的尊重和怀念。安徽政府率先提高生态安葬的补助,显示了政府对生态安葬的重视,以及推进生态安葬的决心。
但是,倡导生态葬,不单单是一句口号或在某个特殊时期的象征性理念,它需要符合人们对逝者追思的情感诉求。在破除大操大办的传统丧葬形式的同时,树立厚养薄葬的新型孝道观念尤为重要。
所以除了运用补贴政策,对主动采用火葬,“生态葬”的家庭给予经济奖励,更是要用“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宣传力量,吸引更多民众响应。此外,提供优质的与生态葬配套的服务产品,并完善生态葬的激励制度,才能让生态葬受到人们的真正认可。
虽然推行生态安葬,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但是让老百姓逐渐接受,让生态安葬成为常态化,仍然是一场漫长的变革征程。推行生态安葬,势必任重道远。(牛石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