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最大特点在于“领导力”;在学校、班级举办的各种活动中,不断凸显本人的“领导力”……猴年首场应届生专场招聘会昨天在人才市场举行,智联招聘等多家企业向记者透露,新年招聘活动,他们看到简历中出现最多、最滥的词是“领导力”。看过简历,给人一种如今上海的大学生不久都将成为某个企业、某地区甚至全球跨国企业的领导者感觉。(2月26日 《新闻晨报》)
人靠衣装马靠鞍。而对于毕业大学生来说,求职简历就承担着“衣服”的角色,适当修饰一下,给用人单位一个良好的印象,往往能够事半功倍,如愿拿到offer。但需注意的是,修饰不等于无限的拔高,更不能无中生有。比如在求职简历中,大量罗列“领导力”、“有战略眼光”、“丰富经验”等时髦用语,彰显自己的“与众不同”。这样的浮夸简历,结果只有一个---求职碰壁。试想,仅仅在大学读书四年,社会实践屈指可数,却大谈自己经验丰富、领导力绝伦,谁信呢?
其实,用人单位招聘应届毕业生,并不是直接招聘当企业高管,而是要充实在一线岗位。而对基层员工来说,能否适应企业文化和工作岗位,工作扎实、执行力强,才是最重要的因素。因此,相比“领导力”、“有战略眼光”、“丰富经验”,用人单位更关注的是,毕业生与岗位的匹配度、执行力、可塑性,大学的学习是否扎实等。可见,毕业生用“领导力”的热词瞎修饰,不仅毫无益处,反而揭了自己的短,得不偿失。
既然弊大于利,可为何大学毕业生依然偏爱“领导力”呢?一是因为,毕业生并不懂如何“包装”自己。看到一些电视招聘节目中,频频使用“领导力”、“有战略眼光”、“丰富经验”的求职者,屡屡成功。于是,就不顾自己的实际情况,将这些成人化、人才评价的词语,借鉴到自己的简历中来。
更重要的则是,大学就业指导的缺失。很多大学的就业指导形同虚设,既没有给学生有力的就业指导,甚至基本的连简历怎样写,怎样掩饰自己的不足,怎样突出自己的优点,都毫无指点,造成大学生自己盲目探索、屡屡碰壁。
可见,毕业生简历的“领导力”热,反衬出就业指导的“冷”。正是就业指导的的缺位,才造成了毕业生简历中热词泛滥。试想,假若高校的就业指导到位,把工作做到家,毕业生会把简历“包装”成这样么?
事实上,大学生不会做简历很正常,毕竟他们初次接触社会,不知道企业的需求和关注点在哪。但大学就业指导的缺位,却是不应该的。因此对大学而言,看到“领导力”等词被毕业生无限滥用,不能仅仅是哀其不争,指责毕业生“不了解社会需求”、不诚实、过分掩饰自己。更需反思自己就业指导的缺位。正是大学没有服务到家,才造成学生在招聘会上出频频“丑”。而要避免出“丑”,高校就必须及时将就业指导做实、做真,精益求精。这才是解决毕业生简历中“领导力”泛滥的当务之急!(薛家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