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社会舆论的“强力”围观之下,积弊已久的出租车行业改革终于迎来转机。交通运输部日前出台的《关于全面深化交通运输改革的意见》明确,要完善运力投放机制,科学调节出租汽车总量,推进通过服务质量招投标等方式配置出租汽车的车辆经营权,完善出租汽车价格动态调整机制,鼓励发展多样化约车服务等多项原则性要求。“的改”艰难突破,对于各地落实中央深化改革的要求带来诸多新启示。(1月18日新华网)
正如有关评论所评说的那样,“一辆小小的出租车,既寄托了现实的民生期待,更关系到人们对改革能否深入、如何深入的信心红利。”出租车行业虽然不是什么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关键行业,但是却与老百姓的吃穿住行里面的“行”息息相关,多年来“打车难”、“司机抱怨份子钱高”、“黑车泛起”、“专车服务”搅局等乱象一直不断,人民群众对出租行业的意见几乎达到了“鼎沸”的程度,所以2015年之初的这场针对出租车行业乱象的舆论讨伐其实一点都不意外,因为新一届中央政府坚持民生为本的施政导向让一些“槽点”颇多的行业尤其是服务行业在当前的大环境中显得异常“惹眼”,当然这个惹眼可不是出风头,而是丢了大丑。
我们都知道出租车特许经营“管控”为主的运营体制有其特殊的历史背景,但是再特殊的历史背景,在时代的改革大潮和人民群众汹涌的民生吁求面前,都显得那么微不足道,也就是说,任何的所谓历史背景和“客观条件”都不能够成为阻挠出租车行业改革的理由,出租车垄断特许经营的模式必须改,也不得不改,因为再如此下去,恐怕势必会引起其他活跃的市场力量的强烈反弹,比如最近争议比较大的打车软件公司推出的“专车”服务,其实就是民间资本对于铁板一块的出租车垄断市场的一次“调戏”式的试探。
好在,让人振奋的消息在不断传来,近期湖北襄阳“取消份子钱,把司机收入与服务质量和社会评价挂钩”的模式,辽宁省在地方两会提出的“逐步实现出租汽车运营服务经营权无偿有限期使用”等举措,这些改革措施无疑都是具有积极的基层改革探索意义的,而且有些已被证明是切合地方实际的有效改革路径。这种“上下互动、因地制宜”的实践,必将把出租车体制改革引向深入,并为下一步全国性的改革积累经验。
改革从来都是关乎一些群体的利益。常言道,触动利益比触动灵魂还难,出租车运营体制改革之所以多年来没有实质性推动,究其根本,还是因为固化的利益被某些群体把持,铁板一块,外人很难下手推动改革,重新划分利益的大饼,所以就一直在遭受社会各界诟病的同时,一边“顽强”的支撑到现在。但是,我们也要看到,相关的利益群体也要看到,大势不可违,这种靠垄断经营权而获取高额利润的领域在不断减少,靠垄断吃饭的行业在不断消失,越是被社会诟病的最厉害的,越是要先行一步进行改革,这种“宿命”就是由行业本身的垄断特性决定的,我们相信,随着简政放权以及民生领域的各种改革的推进,类似出租车行业的利益固化改革还会继续,而出租车行业的改革,打响了向民生领域一些阻碍民生发展的“硬骨头”的第一枪,这一枪,开得漂亮!(何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