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有340位院士、6100名博士生导师、3900多名硕士生导师的中国科学院大学,第一次迎来了本科新生,人数不多,只有332位。
仅从数字上计算,每名学生都能摊到一名院士,很显然,这一定是个豪华阵容,其奢华程度可能超过国内任何一所高校。名师之多与所招学生之少,这样一所高校让人对传统的言传身教的师承关系产生了浓烈的憧憬,极高的期待。在这个缺大师的时代,我们更希望一个大师的存在能带出更多的未来的大师,而不是淹没在芸芸众生之中。
国科大名誉校长白春礼说要把本科新生当眼珠子一样珍惜。今天恰好是教师节,就在大家都为该不该送礼的事纠结的时候,白春礼的话让人有种如沐春风的感觉,虽然我们大多数人无缘这所将新生当眼珠子一样珍惜的学校,但相信大家都乐意看到一个其乐融融、彼此珍重的师生关系。
某种程度上说,一个人走上成名成家之路,一定需要一名领路人,不仅是专业领域上的还有精神上的。传说孔子有三千弟子,可得其真传的只有72弟子,长年追随其左右,对儒家文化的传承反而比三千多个人更有效率。
在上百人的大礼堂上课,老师能把自己的声音传递出去已经很不容易了,而十几二十来个人围在一起,可以讨论、可以交流的机会就会多很多。
当然,小也未必精,大也未必不当,凡事都不能绝对化。在一些著名高校,有些上百人的课堂一样能让学生听得如痴如醉,可小班化、精英化,无疑会让课堂的效率提高不少。我们不是为学生找一个知识机器,不管是学习还是生活,最重要的仍然是教会学生思考的方式,找到自己的成长之路,这需要用心去体会,用一种交流的方式得来,而不是课堂上简单的教学模式,这是那些动辄上万学生的高校很难做到的。
但另一方面,这种配置又不能不引起大家眼红,这是不是另一种意义上的超配呢?会不会带来新的不公?
在优质教育资源还相当贫瘠的当下,人们希望尽可能多地惠及学生,这种愿望可以理解,我们还没办法做到每一所大学都小而精,中国最迫切的需求依然是平民式的教育。可如果每所大学都动辄上万人,我们就没有精力去规划一些更细致的东西。一个大师再有内涵,他也不可能同时兼顾到那么多学生。而教育恰恰是个细致的活,流水线式的生产并不符合教育的精神。
在保证大多数人高校教育需求的同时,允许一部分高校、专业先“小而精”起来,这并不是什么坏事。这也是教育发达国家的普遍做法。这个社会最顶尖的那些科技精英,很大程度上只能通过这种方式产生。精英的产生需要自身的努力,也离不开一个因才施教的教育体系。所以,我们没必要苛责什么公平的问题。国科大背依中国最顶尖的学院,客观上说,它一出生就站在了比别的学校高得多的起点线上。这看起来不那么公平,不过,从择优配置的角度看,它恰恰是公平的,因为社会对它的要求同样不同,它要回馈给社会的贡献也不同。
分层次,有针对性的教育体系恰恰是对资源最合理的分配和利用。据说光一个武汉就有一百万大学在校生了,可其中又有几所高校能名噪世界呢?国科大本科院校不是为解决读书问题存在的,它有更高的使命,我们不在乎是否多了一所高校,在乎的是能否有一座比肩世界名校的学府。(高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