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片|评论|共青团|青年之声|青春励志|青年电视|中青看点|教育|文化|军事|体育|财经|娱乐|第一书记网|地方|游戏|汽车
留守儿童为何频频遭熟人性侵害

舞剑羽

发稿时间:2013-08-16 08:29:00 来源: 中国网 中国青年网

  在成都举行的第五届亚洲性教育会议公布了一项针对四川两地的性侵害调查结果:有19.4%的小学生遭遇过性侵害,农村留守儿童成重灾区,伤害形式以“被要求抚摸他人的下身和胸部”“被要求脱下衣服,给他人抚摸和观看”“对生殖器官造成创伤性侵犯”三类直接接触伤害为主。最令人震惊的是近8成是熟人作案。

  性侵害与刑法中的强奸幼女不是一个概念。强奸幼女属于性侵害中十分恶劣的行为。性侵害并不只有“强奸”,还包括性接触和性骚扰,包括言辞挑逗、强迫观看淫秽图片等都算。这些行为虽然达不到刑法上强奸的标准,但是属于性侵害的范围。此外性侵害的主体构成也比强奸幼女宽泛的多。小男孩也会受到性侵害,但这一点最易被忽略。此次调查表明,在性侵害的案件中,女受害者和男受害者的比例是6:1。

  为何熟人频频对农村留守儿童下手?一方面熟人有着更为有利的条件。现在爸妈都会教小朋友提防陌生人,如果陌生人欺负他们,小朋友会很警觉,但若是相邻的爷爷、叔伯、哥哥等,孩子就会放松警惕。而且,这些侵害不一定都是暴力、威胁或恐吓,他们会以给零花钱、糖果为诱饵,或关心孩子的学习,或以考试给高分为条件。这样一来,少部分娃娃甚至不觉得自己正在受到伤害。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近邻不如对门。在人烟日益稀少的农村,熟人有着十分有利的作案环境。农村正从熟人社会向熟人中冷漠社会转型,思想人文教育的缺乏,使农村的彼此虽然相互熟识,但是却没有原有得道德支撑。没人品遇到如此好的作案环境,难怪熟人要下手。

  从另一方面来说,农村留守儿童比其他儿童也更为脆弱,更渴望关心。与其他孩子相比,他们缺少父母的照顾。父母在电话里大都是叮嘱他们要好好学习,听老师的话。对于孩子自身安全问题提到的几乎没有。靠爷爷奶奶进行性保护教育并不现实。特别是在年幼的阶段,孩子的养育、保护显得更为重要,如果不能与自己的父母在一起生活,安全更容易出问题。遭遇性侵害也仅仅是此类问题中的一种。但是,留守儿童内心又是极其渴望得到亲情、情感和心理关怀。许多孩子缺少从父母那得到倾诉和寻求帮助的对象,又很少与外界接触。这样的客观环境变使得留守儿童更容易放松对熟人的警惕。

  这样的调查结果必须引起我们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关注。最好最直接的解决留守儿童遭受性侵害问题便是让留守儿童和他们的父母团聚。或许这是一种曲线的解决模式:提供农民工待遇,让他们有实力让孩子生活在自己身边。这将是一个长期的任务。

 

原标题:留守儿童易遭熟人性侵的曲线解决模式
责任编辑:张晓航

扫描二维码进入

“青年之声”微信

扫描二维码进入

中国青年网微博

扫描二维码进入

"畅想星声"全国大学生

网络歌唱大赛

x